33. 第三十三章 千秋节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朱明承夜》 

    “参见兖国公主。”这一声铿锵,渊停岳峙之感恰恰符合这一身绯袍锦鸡补子的青年的面相。

    沈明枳颔首回礼,郇寰简单地与之互换礼节:“原来是总宪。”

    柳曦既扫了一眼郇寰身上的官服,淡淡回应:“郇侯也在。”

    沈明枳瞥了一眼在左都御史面前仍拿捏足了傲气的郇寰。他身上有爵,是三品侍郎,可在朝廷里论资排辈,官服在身,御史在前,见了柳曦既就算不行下属见上官的礼仪,总也得多客气上几分吧?柳曦既多敬他一分,不与他计较这些虚礼,可面子做不做是他的态度。

    郇寰自然不知沈明枳在恼怒些什么。

    柳曦既退了一步,让到了边上,方才让自己身后的三个人走上前来。

    陆微是近来常见的,而他左手边立着两个身量差不多的青年,一个面色偏黑,眉目硬朗,只是胡子不如其他人收拾得干净;另一个是儒将风度,只是唇色微白,气色不佳。

    沈明枳抢在他们行礼前笑道:“原来是云仑韦将军和靖臣窦将军,失礼了。”

    “末将参见兖国公主,问公主安。”

    驻守西北长关的云仑将军与因病滞留的靖臣将军是昨日抵京的,韦不决前脚刚到,后脚窦宙就来了,今日一同入宫面圣是惯例,只是——沈明枳眼神瞟向他们身后的那条小径,那片郁郁葱葱的园子,那巍峨高耸的楼台殿宇。

    那是东宫,他们脚下的是东宫的路,而这些人不是东宫的旧臣就是曾受过东宫的恩惠。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太不应该了。

    等与几个人擦开距离,郇寰脸上那几分客气的笑也淡了许多。

    昭文太子已经不在了,但东宫犹存,曾经的太子幕僚故地重游,不知会有多少感慨。

    他收回思绪,蓦然心惊,仿佛第一次才知道,沈明枳也是东宫的人。

    “罪过罪过,几位大人竟然已经走到这儿了,圣上命奴婢前来引路,奴婢让诸位大人久等了。”

    郇寰和沈明枳一齐偏头望了过去,就见韦不决与窦宙对视一眼,一同看向了凝望莲花池盈盈水面的柳曦既,柳曦既不说话不回神,无奈之下,四个人里官衔最低的陆微开了口:“武夫粗人,腿脚总是要快上一些,中贵人不必自责,劳请引路吧。”

    那引路的年轻内监连忙恭请,临走时居然还敢往郇寰和沈明枳这里瞟上一眼。

    沈明枳觉得他面熟,貌似是常跟在庞大总管身边的小内监,郇寰则直接介绍:“他姓缪,胡全德家那位缪姨娘的弟弟。”

    沈明枳收了目光,“看来你已经和他打过照面了。”

    “嗯。”

    见郇寰不再说话,沈明枳心知他是劳心钻研、业已深陷其中。她原本还以为是他们几个私底下联络感情,竟不想圣上全知道,听话头甚至可能是圣上安排他们在东宫相会、然后再一起觐见。这其中深意,就算是深挖上几天几夜都未必能够竭尽。

    猝不及防地,八月千秋节前夕,宫中传来旨意,册封长宁公主为义律大妃,后廷待嫁,并由新任靖臣将军担任使臣,重兵护送出关。至于使臣,尚未擢定,但朝中关于新任靖臣将军的人选多有猜测。就凭往年吏部和都察院共议的速度,再加上兵部的掺和,云仑将军韦不决与前靖臣将军窦宙多半是赶不上护送和亲公主出关的,当然也有例外,可兵部还挂着一位考课许久的陆侍郎,圣心所在,明眼人一目了然。

    当然,没有人会去烧苏悯的冷灶,尤其是随后圣上有旨,越过考课轮换,直接将人调到了东都兵马指挥使的位子上,彻底断了旁人明目张胆的巴结。

    之所以不能“明目张胆”,是因为此番调动,是明升暗降。安西都督多好,哪怕只是云仑将军帐下的一个属官,边疆不平、战事不息,军功就不会断、前途就不会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就算是封疆一方也不是虚言妄语。东都兵马指挥使就不一样了,虽是天子脚下、三秦之地,与皇城兵马司、废都兵马司一同拱卫京畿重地,可是非多、纷乱多、功劳少而费力多,历来都是武将退休养老、抑或者被“流放贬斥”的去处,就算他苏悯任劳任怨地干上半辈子,到顶了也不过一个正三品指挥使荣养终身,见了十二亲军卫里平级的指挥使还要矮上半头。

    但苏家摊上了魏赵党争之事,死的死、流的流,独独苏悯能够全身而退,可见别有手段,还得要“巴结”。

    郇寰对他也更生了几分敬意,敬意之后,就是忌惮。毕竟寇一爵捅的这一刀,让他与苏悯之间建立起的微薄的信任荡然无存,非但如此,大抵赵王一派在苏悯心里也都成了言而无信之辈。

    长宁和亲,苏悯身退,流言四起,不提这三件事附带的波及牵扯,郇寰的心情就足够糟糕了。至千秋节那日,唯一能娱乐片刻的,大概是宫前殿匆匆一瞥时,寇一爵极其难看的一张脸。

    可出于赵王的利益考虑,他真心希望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