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死讯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三日后,信安县衙。m.zhongyuege.cc

    四下无人,知县张训独坐堂中,思虑重重。端起茶啄了几口,往日最爱的阳羡茶,此刻在口中也如味同嚼蜡。

    原因无他,三日前,平溪镇的矿山塌了。

    那日清晨,镇西北山中一声巨响,岩壁崩裂,山洪滔滔,裹挟砂石林木冲入桐江。

    一时间,暴雨如注、鸟兽四散,是平溪镇百年未见之景象。

    消息传到县衙,知县却不见惊慌,只逐一安排人手确认灾情、上报藩台衙门等事宜。

    稳坐厅堂不过半日,当夜,一个中年男人硬生生闯进县衙,拿出名帖腰牌,跪地哭求衙门救他家少爷,沈不器。

    听清名字,张知县眼前一黑,险些晕过去。

    沈不器是何人?致仕阁臣沈世丰的亲孙,刑部侍郎沈密的三子,当朝最年轻的探花。

    塌个荒废三年的矿洞、死一两个乡民他尚且能对付,可沈不器若死在平溪,这事就闹大了!

    他吓得腿软,连夜带人赶去。

    许是一路求神告佛起了效,还未到平溪,沈家小厮便已在江边寻到沈不器。

    听说他浑身泥水、形容狼狈,不知说了句什么,便力竭昏了过去。

    如今人已送回县衙内宅,经大夫诊治,他轻微溺水、又受寒高热,好在底子不错,只要施针开药、将养过来,便无性命之忧。

    可两天过去,沈不器仍未醒,小厮砚山已去信京城沈家与绍兴林家。

    惶惶之余,他又不禁懊悔,怎么就接了这烫手山芋?

    治好了,自己未必有功,可万一治不好,沈家、林家如何不怨上自己!

    他长叹一声,重重扔下茶盏,在屋里摆踱不停。

    焦头烂额之际,门外一串脚步,衙吏上气不接下气:“大人……醒了,醒了!”

    闻言,张知县一把推开衙役,匆匆往内宅跑去。

    他一路小跑,直到房门前才猛地停步,理了理衣袍。厢房内隐隐传来一道男声,沙哑却急切。

    “……找着了吗?”

    “……小的只顾得及少爷……”

    沉默的间隙,他恰时清了清嗓子,一阵脚步声,砚山从里开了门。

    进屋绕过屏风,只见榻上沈不器背靠凭几、坐得端正,不似卧病之人。再细看,他面色苍白、难掩病态,反倒为本就清癯如松竹的风姿,平添了几分落拓风流。

    见此情景,张知县不禁又暗自感叹:若只看容貌气度,这沈不器确实担得上探花郎之名。

    思量间,还不等他开口,沈不器已起身下榻,深深行礼,“知县救命之恩,晚生没齿难忘。”

    知县吓了一跳,赶忙将他扶到榻上。

    二人寒暄一番,见沈不器姿态诚恳、不摆架子,又主动提起家书里写明了知县对他多有关照,张知县愁眉一展,心底舒爽不少。

    祸兮福所倚,谁知眼前这位不是他张训的青云梯呢?

    飘飘然之际,却听沈不器问道:“矿难过去三日,不知眼下平溪镇灾情如何?伤亡者如何?可有幸存者?”

    张知县嘴角笑一僵,含糊道:“沈大人不必忧心,衙门已调人平溪,过几日便能送来消息。”

    沈不器心下焦躁,却只能耐下性子。

    “我身子无碍,只是当日有一位与我同行的姑娘,被江水冲走,还有三位矿工,也被山洪卷走……”

    他简要阐明当日情形,盼着从知县口中得到消息、或借些人手,可知县却匆忙打断。

    “沈大人恐怕弄错了,这矿场早已关了三年有余,工匠都撤走了,哪儿来的矿工呢?

    “况且这矿山上的人家早迁走了,想必伤亡不大。沈大人还是多保重身体,好生休养……”

    “矿场关了?”

    他闻言一怔,还不待追问,张知县又接过话茬,视线飘忽、神情尴尬,几番顾左右而言他,尽是推脱敷衍之意。

    沈不器慢慢回过味来,神情也淡了几分。

    砚山恰时送药进来,知县顺势寻了个借口,只叫他好生休养,便匆匆离去。

    屋内霎时一静,沈不器垂眸望着碗底的药渣,一言不发。他心中愠怒,周身愈发凛然,砚山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喘。

    半晌,他搁下药碗,冷冷道:“收拾行李,让万管事出去雇车,再寻几个水性好的船夫,半个时辰后出发。”

    砚山瞠目结舌:“主子,咱、咱去哪儿?”

    沈不器盯着他,一字一顿道:“平溪。”

    半个时辰后,县衙外车马齐备。沈不器穿戴整齐,拱手行礼作别,带着人马扬长而去,徒留知县站在原地,脸色铁青。

    一路车马疾奔,几个时辰便抵达平溪镇。沈不器大病未愈,醒来不过半日,直接带着众人到江边寻人。

    随行的船夫皆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