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玉琳家的小院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玉琳自从和靳诠良一家生活在一起,情绪比过去稳定了许多,只是和柯昕荣寸步不离,一会不见就到处喊,到处找。m.pantays.com还经常和柯昕荣抢着干杂活,洗衣服,扫地什么的,并且和永乾相处得也很好,每当永乾叫她姐姐时,她都会高兴地笑个不停。
村里的小伙伴听说那个整天疯疯癫癫,满大街到处乱跑的小疯子竟然成了永乾的姐姐,都感觉到很稀罕,像是听见了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经常结伴到永乾家里看热闹。当他们看见那个小疯子竟和永乾一起学写字,学唱歌的时候。感到更稀罕了,几个好学的孩子也好奇地在旁边跟着姐弟俩一起学,有时候院里甚至会聚集十几个孩子。
“孩子们,咱们一起学好吗?”一天柯昕荣来到院子里,热情地对孩子们说。
“好!”几个胆大的孩子异口同声道,他们首先跑了过来。柯昕荣让他们并排坐在地上,教他们认字,教他们查数,教他们唱歌,小院里每天都热闹到大半夜。
消息越传越远,连邻近几个村都知道了。说是从省城来了两个有大学问的人,心肠特别的好,把玉琳的疯病治好了,还熬自己的灯油无偿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真是普天之下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大好人啊!
卧龙山村是一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里就因为穷,人老几辈请不起老师,更办不起学校。有能耐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学知识,进不起城的人家的孩子只有在家放羊拾柴禾干活儿。去年大公社化成小公社,成立了卧龙山公社,要在村里找一个人当文书,把村里的青壮年正数倒数了几十遍,也没有找到一个能掂得起笔杆的人。都知道文化有用,想学,但又学不起。村里人一听说这消息,都想把孩子送去,但又觉得不好意思。人家两口子虽然很有学问,白天和大家一起下地干一天活,晚上再教半夜书,还得熬自己的灯油,自己怎么能这么麻烦人家呢!所以,村里人想归想,但谁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有几个孩子和永乾相处的很好,每次一吃了晚饭,大人就催道:“快去找永乾玩吧,等会儿妈去接你。”说是接,实际是孩子刚到大人也到了。嘴里说是来看看孩子是不是在这儿,要是在这儿就放心了。说着便找个地方坐下来,也想沾沾孩子的光,偷学几个字。
听老辈人说,过去没文化可有人吃过大亏,被人家卖了还帮人家数钱。所以,来找永乾玩儿的孩子越来越多,有早前认识的,有最近认识的;有直接认识的,也有托人介绍认识的。来送孩子接孩子的大人也越来越多,每天把这个小院挤得满满的。来晚进不了院的,索性站在墙外边,扒着墙头往里看。
靳诠良夫妇不但不心烦,反而热情地欢迎每个到来的人。 给他们讲文化知识,讲社会知识,讲天文,讲历史,讲过去,讲现在,讲中国,讲外国。真让这些几辈子没出过大山的人们大开了眼界。
时间长了,有些人心中实在过意不去,这个一瓶,那个半瓶送来点儿灯油,还怕他两口子不收,就推说是因为孩子经常来找永乾玩,给自家孩子照个亮儿。后来有人提议道,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推选两个代表和靳诠良夫妇商议,白天你们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你俩的活大家伙给你们抬起来,你们就专心在家教孩子们念书,晚上也该早早休息,睡个囫囵觉。只要你俩能把卧龙山村的孩子教成识字有文化的人,就是卧龙山村的大恩人,祖祖辈辈都感激您。
靳诠良夫妇开始是不愿意的,不想把自己该干的活儿都让别人替自己去干,但村里人态度坚定,坚持不让他们干,他俩推辞不过,只好同意了。
卧龙山村有史以来第一个不挂牌的学校,就这样在玉琳家的小院诞生了。
这天傍晚,耿青山家,他的小孙子金锁刚放下筷子,耿婶就连声催着:“快去找永乾玩儿吧,去晚了你就被挤在最后头啦。”
“奶奶你放心吧,永乾和我关系最好了,他总是给我留着最好的位置呢!”金锁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自信地说道。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个慈祥的声音:“是啥好位置呀,锁儿。”
耿婶和金锁循着声音看去,家门被推开了,原来是耿青山,他手中提了个小布包走了进来。来到金锁面前微笑着问道:“给爷爷讲讲,行不?”
耿青山进城开了半个月的联席扩大会,刚回到家,还没进门儿就听见小孙子金锁在屋里说话,便应了一声。
“爷爷!”金锁见爷爷回来连忙迎过去,夺过小布包翻着说:“你给我捎了啥好吃的?”翻到了几块儿糖,开心地吃起来。
“锁儿乖,吃吧。”耿青山摸了摸金锁的小脑袋,笑着说道。
“爷爷你看!我会认字儿啦!”金锁边吃糖边说着,他从饭桌上拿起几本看图识字的书本,一边儿看一边儿念:“这是人、这是口、这是手、这是马、这是牛……”
耿青山一下愣住了,看着金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