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倒计时25天、比较优势理论 第(3/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出发,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生产一种产品上比生产另一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仍可通过生产和出口相对优势最大的产品、进口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获得收益。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要素价格不同,进而商品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由此产生。
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内容较为完整、解释力较强的理论体系。
比较优势理论随后的发展主要沿着突破传统理论假定的方向展开。
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二战以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很多国家通过产业升级、贸易分工,逐渐实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新要素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继形成,为解释现实经济中的贸易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亚当·斯密系统提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 200年来,比较优势理论的不断完善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的主线。
按照时间顺序,比较优势理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三大理论流派。
古典贸易理论把比较优势定位在劳动生产率优势之上,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
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重在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如产业内贸易。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重在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两大流派具有互补性,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陷阱的含义、类型及成因
含义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陶醉于自己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低成本或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假象而不能自拔,其比较优势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加之技术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使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垄断地位。
以低劳动力成本或丰富自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市场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会吸引更多的进入者,从而使自身优势不断消失,而且由于过多资产的投入被套牢,其比较优势也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
类型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发展中国家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往往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
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
由于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
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发展中国家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出口,试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
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方式来提升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可能导致过度依赖技术引进,阻碍自主创新能力和后发优势的发挥。
成因
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及技术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再具有垄断优势。
不同要素带来不同利益,制成品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利益,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假设前提与现实国际贸易市场结构不完全符合,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进而导致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
再加上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因素,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