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阳明湿热发黄证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第四百二十四章
现在我写一写阳明湿热发黄证,首先,在阳明证中,如果身热汗出,是不会发黄的,为啥,是因为如果出汗,那热就不会郁在里面,如果单纯的瘀热在里,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治疗,因为调胃承气汤中有大黄、芒硝两味药,大黄苦寒用以泄热通便,芒硝咸寒用以泄下除热。www.feiyinge.com
造成阳明湿热发黄证的原因是湿热郁结、无法宣泄所致,如果发热汗出,即为热越,不能发黄。至于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就很好解释了,这是因为热欲外出,受湿邪阻隔不得而出,阳热上蒸,出现身无汗的情况,由于头是诸阳之会,阳热之气比较旺盛,所以有头出汗的情况,在这里我解释一下“但头汗出”中的这个“但”字,这字在这里不能解释为转折,而是做“只是、仅仅”解释比较恰当。
至于小便不利,也是由于湿热郁结,无法宣泄所致,小便和汗为同源,汗水同源嘛,有一本古集上对这知识点有详细论述,但我一时想不起是哪本古集,原文就不写了,但这知识点在临床中有很多情况下会表现出来,例如有些太阳证的病人吃了发汗的药,但身体不出汗,反而是小便增多,风、寒随小便而“出”,太阳证因此痊愈。这点在临床中要注意一下,一些医生在治疗太阳证时,看见病人服药后不出汗,就增加麻黄、桂枝等药的剂量,看似是一付麻黄汤,实质剂量或许接近或者已经达到了大青龙汤,服用后病人可能会出现“亡阳”的情况,所以在开了“发汗剂”后病人不出汗,医生可以询问一下病人的小便情况,小便增多,说明药已“中病”,勿需增加发汗药的剂量。
好了,证象就写到这了,我们写处方,根据处方再说证的话就比较清晰。
阳明湿热发黄证中的第一个处方是茵陈蒿汤,组成是“茵陈、栀子、大黄”这三味药,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此处方的性,茵陈为微寒之药,栀子是寒药,大黄是寒药,三味药都是寒药,合方就是寒性处方,用在阳明湿热发黄证中,寒热是符合的,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嘛。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药物的味,茵陈是苦味的药、栀子是苦味的药,大黄也是苦味的药。三味皆是苦味,苦味的药能泄。中药材中,简单总结就是苦能泄、酸能收、甘能和、辛能散、咸能攻坚。
当年师父教我本草时,曾讲过关于药材进入人身体里面后的运行方向,苦能泄,在身体中由上向下行,酸能收,在身体中由外向内行,辛能散,在身体中由内向外行,甘能合,在身体中上下内外皆行,咸能软坚,在身体中是“横冲直撞”。
当然,这个知识点仅仅是我师父随口讲的,仅作参考。如果真要研究本草,我觉得值得推荐的书有汪昂(清)的《本草备要》、唐荣川(清)的《本草问答》、陈修圆(清)的《神农本草经读》,各位喜欢中医的读者可以研读一下。
好了,我们继续书接上文,茵陈蒿汤中的三味药皆是苦药,苦能泄,在这方里主要是泄利湿热。
三味药皆是苦寒药,性味相同,但具体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茵陈这味药主要入肝,行肝的生发之气,张隐庵(清)对这味药的讲解非常好,原文是“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生成,盖因冬令水寒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结热黄疸,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总结来说,茵陈冬天不死,受冬之寒气滋养,春天生苗,得春之生发之气,寒中带生发之机,正好与肝的生发之机相应。
阳明湿热发黄证正是湿热郁结于体内,上不得越,下不得泄,是典型的身体气机不畅,用茵陈正好能助肝生发,畅通身体气机的同时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肝胆互为表里嘛)。
栀子这味药唐荣川(清)在《本草问答》中这样解释,“栀子味苦象心包,故泄心包之火”,茵陈蒿汤中用栀子,主要是泄三焦之热,畅通三焦,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嘛。
大黄这味药就简单了,此药味苦气又雄烈,走窜之力极强,放在此方中,既可以解腹满,也可以清腑中之热,通达上下。
茵陈行肝之生发之气,利胆退黄;栀子泄三焦之热,通达三焦;大黄清腑中之淤,通达上下。
苦味是焦苦之味,即是火味,所以皆能去湿,所以说茵陈、栀子、大黄这三味药合起来就是行肝之生发之气、畅达三焦,清腑通达上下,去湿去热退黄的方剂。
好了,茵陈蒿汤就写到这里,现在写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汤和茵陈篙汤在临床运用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腹满、小便是否利。在发黄的基础上,有腹满兼小便不利的情况,用茵陈蒿汤,无腹满小便利、小便黄赤的情况,就用栀子柏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