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6 章 第(5/6)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王爷可是为了林将军烦心?”
宋君谦这回听清了,他有些惊讶却又并不感到意外,平安向来是懂他的,何况自己又表现的这么明显。
“唉,民意如潮,若是被人利用……”
“民意如潮,潮水势大却并非不可改向。”
“你是说?”宋君谦蓦然来了精神,忍不住坐直了身子,认真倾听。
“王爷这几日尽受那些文官的窝囊气了,今天又听明法讲了酒楼里老秀才的大放厥词,难免觉得言论不利于林将军。可是王爷,这满天下做官的有多少,读书的又能有多少?说句不好听的话,朝堂上他们的确说得上话,可就算把这些人全部拧在一起,与这天下百姓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民意、民意,百姓的意愿才是民意呢!”
见他听得认真,还不时颔首,平安也就继续说了下去:
“现下蹦得最厉害的文官们大多是朝廷喉舌,读书人又掌握着笔杆子,他们联手,必然会在朝堂上掀起波澜甚至有威逼今上的意头,可百姓们却未必和他们一条心啊。”
“王爷,林将军的功绩不可抹去,更重要的是她可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性命呐!当官的不在乎这些,是因为除了边疆的官员之外,他们缩在府衙之内,本就免受兵祸之苦;读书人不在乎这些,是因为能读的起书的,家境总比旁人殷实些,又大多被寄予厚望,家族宁可花钱免去兵役,若是再有功名在身,更是免去了一应徭役……这些人太平日子里过得惬意,战火弥天下也活得轻松,让他们体会到林将军的艰辛不易、对百姓的恩重如山,何如天方夜谭?”
“寻常百姓则不一样,安稳的年头里尚且日子艰难,但求温饱,战火来临更是命如草芥、人如蝼蚁。不说西北战区血流漂杵、白骨成堆,也不提寻常青壮们被征兵役、有去难回,就算是富庶的江南、太平的盛京,侥幸逃过兵祸的老弱妇孺,也被这几年屡屡加收的许多钱粮搅得苦不堪言。对他们而言,平息战事、镇守边疆的林将军堪称再生父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他们未必多敬重朝廷,但对林将军这种人却是真心爱戴,是要为她建生祠、立牌位的。”
“读书人或许重视名节、礼法,可对普罗大众而言,黎国虽然退兵,却依旧雄踞关外、虎视眈眈,保不齐哪天又要挥师南下,有林将军在,心里才有底气、腰杆子才能挺起来,生死面前,谁还在乎是男是女呢?或许这么说显得薄情寡恩、唯利是从,但是人性历来如此。”
“王爷之前觉得京城里风言风语、流言刺耳,但这可改变不了民心向背。将林将军罢官下狱的言论虽然甚嚣尘上,但那是因为现今有闲谈论此事的可不是普通百姓,真正希望林将军平安无事的那些人还在忙于生计,哪有功夫与人争辩?更有甚者离得远的都没收到将军被为难的这个消息呢。”
“王爷,朝堂上有您和靖王殿下周旋,再加上兴安伯等一众老将哭哭从前,那些文官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纵然他们想要利用民意倒逼,这民心可不在他们那边,如果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晓得了是非厉害,这民意如潮,还不知道要涌向哪边呢!”
也是,宋君谦点了点头。平安这番话倒是点醒了他,那些宵小们想用舆论来打压林文辛,也不会太过大张旗鼓,最多是在学子中搅风搅雨,想来还是那一套老生常谈。若提前有所准备,倒也确实不必太过担忧。
相反,若能对百姓们加以引导,为林文辛发声,取得奇效也未可知。只不过这个度还是要掌握好,若用力过猛,依着上面那位的心胸,恐怕更添猜忌,还有这个时机……
他脑海里杂七杂八地想着,嘴上还不忘询问平安:
“引导之事,说来也简单,只是在百姓中传话的人选,却叫人为难,你也知道,现在我们这些皇子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上面那位都如临大敌。因而此事我不欲再让皇兄插手,可纵然是我一力承当,若被查出来,只怕也要牵连到太子……此事一定要慎之又慎。”
听了这话,平安的表情也郑重了起来,心里一时也有些把不准,几乎把所有能用上的人选都过了一遍,才有些迟疑地开口:
“王爷要是没有其他选择的话。奴才倒是有个想法”。
饶是回到京城后已经听他自称奴才这么多年,宋君谦还是有些不适,他有些无奈地瞥了平安一眼,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和普通百姓打交道,不需要咬文嚼字,大白话反而通俗能懂,再编点童谣、出几个话本,效果应该不错,因而这个人不必有多高的才学、更不能品貌出众,最好普普通通、泯然于众人。”平安想了想,似乎有些抱歉地指了指天:“咱们府上的人手未必可信、又在那位眼皮子底下,这等事情可不能让他们沾手。王爷您向来深居简出,又时常教诲我等低调行事,少与这京城内的高门大院、三教九流们相交,一时之间倒也想不出什么可靠的人选。这样一来,恐怕还要仰仗那头犟驴之前的几个弟兄了”。
宋君谦哑然失笑,这话说得……不过转念一想,这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