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忆少年与我苦周旋(2)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浮望山上有座庙》 

    其实在晋昭皇帝之前,大晋是有所谓的官学的,称作太业学宫。

    虽说是为了方便众皇子宗室读书进学,却好歹也有不少名额对着一般的贵族官宦子弟开放,格外优秀些的商贾农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可惜到了晋昭皇帝这,陛下大手一挥,将所有的皇子都送去了行宫教养,下令惟有学业有成者方可离开行宫步入朝野。

    至于那教养皇子的行宫在哪,长什么样,则都是没有人知道的事情了。

    太业学宫被荒废,又多得是寻常学子要读书进学,想着报国入仕。

    民间私学不多,还都集中在世家宗族之中,苦于书卷学识被官家氏族所垄断的局面,宋氏家塾的扬名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原因也很简单,宋氏是第一个愿意向整个大晋开放学塾,以课业天资的考核取代门阀背景作为入学标准的氏族。

    消息一出,时人多对宋氏极尽溢美之能事。

    那时的宋千淮,同宋氏家主的独子宋从嘉并称为“宋氏双贤”,是晋都乃至整个大晋闻名的世家名士,也是宋氏家塾最引人注目,众星捧月的存在。

    同自小被培养如何做一个家主的宋从嘉不同,宋千淮自幼接受的教育,是如何做一个心怀黎民,匡扶天下的贤者。

    是贤者,而非贤臣。

    问题就出在这里。

    彼时如日中天的宋氏,是不教导自己族中最核心的子弟为臣之道的。

    一开始,宋家的长辈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因为年少时的宋千淮称得上一句“惊才绝艳”,心法功法俱是上佳,心性坚韧,与人为善光明磊落。

    不自傲,不骄矜,待人接物张弛有度,才干谋略样样出挑。每月休沐都会去城中条件差些的学塾义讲,上门求助的委任无论事情大小都事必躬亲。

    人人都觉得这是宋氏祖宗又一次显灵的结果,人人都相信宋氏将在她与宋从嘉的手中更上一层楼。

    变故发生在宋千淮十四岁那一年。

    时逢大旱,流年不利,宋氏接受委任去处理城郊一户人家离奇死亡的命案。

    带队的是正好赶上学塾休沐,闲不下来的宋千淮。

    其实宋千淮本来是想出去散散心,最近实在是憋闷。

    今年的天灾闹得厉害,平日里最不愁粮食饱暖的晋都也开始缺粮,粮价飞涨的同时,寻常人家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而宋氏在城郊坐拥数座粮仓,这样程度的天灾尚且还动摇不了宋氏的根基,不仅如此,宋氏的学塾还对门下弟子负责衣食温饱。

    平日还好,一旦碰上这样坏的世道,宋氏学塾的门生身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命符了。

    都城里,乃至周边郡县,日日都有不少适龄的孩子挤破了脑袋要进来,不是宋氏家塾招人的时候,便有人爬墙、贿赂守卫、日夜在宋府门外哀泣哭嚎。

    实在可怜。

    一开始,宋千淮动过施粥的念头,被家主一顿骂了回去。

    不服气的宋千淮从自己份例里抽出了吃不完的粮食,还私下从宋从嘉那里也抠出来一份,想办法换成数量多些,次一等的粮食,悄悄在府外分发。

    一开始,府外蹲着的孩子们暂时脱困,解了饥荒。

    十个、二十个、三十个。

    一开始只是蹲在宋氏学塾外的困顿文人,后来来了他们的家人,后来是听了消息扑来的寻常百姓。

    吃了饱饭,众人纷纷哭喊着拜谢。

    宋千淮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尴尬的发现,自第四日起,手头的粮食便是怎么也不够分了。

    没办法,那每人都再少吃一些,尽量让更多闻风而来的人不要空着手回去饿死。

    大家手里分到的粮食,从够吃一顿饱饭,到勉强充饥,到最后,只有寥寥小半碗能照见人影儿的稀粥。

    宋千淮一直在学塾里学的道理,都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当可分配的总量当真“寡”到一定程度之后,“均不均”的问题,也没那么重要了。

    虽然不爱妆饰,但宋千淮每每出门散粮,衣饰佩环考究,身后跟着仆役数人,一副人间疾苦不相干的样子。

    大家伙儿看看粥碗里映出的自己面黄肌瘦的面容,再看看面前似仙人般从容的宋家众人。

    越想越不是滋味儿。

    但好歹是喝了人家的稀粥,也没什么人敢口出不满,只是偶尔也有牢骚传进宋千淮的耳朵里。

    宋千淮觉得委屈,可看着宋府外衣不蔽体,低声哄着孩子的妇人,干干瘦瘦没有表情的孩子,竟真的生出几分惶惑来。

    第二日,身后的侍女照常来为宋千淮梳妆,却被她赶了出去,顺带着差人把自己一匣子环佩都去换了粮食来。

    带着妆奁的侍从方出院门,就被正要出门的宋氏家主逮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