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明的百姓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多赚钱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朱高炽深深叹了口气,“今日特地带我来看冯宏朗测试火车、铁路,原来都是为了讨论攻占倭国之事?”

    

    此时,朱高炽算是恍然大悟,为何今日他刚踏入税署门槛,朱允熥便紧随其后,不容分说地拉着他离开应天城。m.baijiawenxue.com

    

    这一连串举动,先是抛出大明无法拒绝的利益诱惑,随后提出问题,最终指向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这方案,不言而喻。

    

    攻占倭国。

    

    事实上,无论他是否赞同,朱允熥都会决定对倭国采取全面行动。

    

    这一点,从他过去或明或暗对倭国显露的态度中早已显露无遗。

    

    大明皇太孙对倭国没有一点好感,这在皇族和朝堂的许多人心中已非秘密。

    

    正因为这样,朱高炽感到进退维谷。

    

    朱允熥征求他的看法,这不仅是对他的信任,也是看重。

    

    这份信任如同无形重担,压在他的肩头。

    

    朱高炽的眼神几番变化,思绪万千。

    

    朱允熥轻轻拍了拍朱高炽的肩:“归根结底,战争不过是政治延伸。大明此刻图谋倭国,并非仅凭我个人喜恶,更非因为缺少那些倭国奴隶。”

    

    “那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朱高炽一脸疑惑。

    

    朱允熥阐述道:“大明除了正在进行的新政,还需一场由下至上的深刻变革。”

    

    这是一个宏大议题,让朱高炽顿时蹙眉,神色凝重。

    

    “请详细说来。”

    

    朱允熥在朱高炽肩上轻拍两下,随即便率先坐下,双脚悬空于看台边缘,双手撑在背后的木板上。

    

    “大明百姓太苦了,千百年来,中原百姓寻求温饱的路子太狭窄了。朝廷新政如火如荼,确实改变了官僚体系,也改革了军队。那百姓呢?”

    

    “每当我翻阅史籍,都不解为何历代改革者似乎默契地忽略了百姓真正的需求。他们站在庙堂之高,用自己的理念推行变革。”

    

    “但有人问过百姓,这是否正是他们所需?前宋王公算是能臣,但他的新政,真能满足百姓的切实需求吗?他可曾询问过百姓,那些新政是否恰到好处?”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朱允熥眼中满是忧虑。

    

    他不迷信王朝兴衰的宿命论,但在这片以人治为主的大地上,高高在上的权贵们,似乎从未真正弯腰倾听,问问那些终日耕作的农民,他们的切实需求。

    

    “老百姓究竟想要什么?”

    

    朱允熥再次抛出问题,仰望天空。

    

    他轻声道:“百姓要的是温饱,要有余食,要有闲钱置物,要有更敞亮的居所。他们的子女应得学堂教育,而非世代面朝黄土。”

    

    “按丁征税,上林苑监努力提升粮食收成,一切只为填饱肚子。可百姓心中其他的愿望呢?”

    

    “我为何推动文渊阁同意铺设更多公路?为何赋予潘开朗巨大权限,让他在黄河沿线大兴土木?又为何在此时探索铁路建设的可能?”

    

    “我朝子民中,需有人脱离田间,去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更确切地说,是从事能带来更多收入,让生活更加美好的事业。”

    

    “那些重体力活,采矿、挖煤、边境建设,不妨留给外人。而我朝民众,则投身于公路、河道跟铁路的建设中。”

    

    “这些工程,朝廷未强征劳力。即使有所动员,也是给予充足的薪酬跟粮食,不让百姓自己带着干粮,无偿为朝廷效力。”

    

    朱允熥语调平和,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说服力。

    

    朱高炽沉吟许久,缓缓回应。

    

    “这般行事,朝廷哪来这等财力物力?纵使钱粮充裕,一旦超发,市场物价必然上涨,百姓生活依旧困顿。”

    

    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常识了。

    

    当流通中的货币量激增,而实际物资并未随之等比增加,多余钱财只能推高原有的商品价格,形成普遍的通胀现象。

    

    收入增多,物价也随之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