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十二时辰功(终)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最终到达小指末端的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

    未时是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负责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区分清浊,将清的部分(即营养物质)吸收,浊的部分(即食物残渣)送入大肠。未时小肠经当令,意味着此时小肠的吸收功能最为活跃,是营养物质吸收的关键时刻。小肠与情绪有关,特别是与忧虑和焦虑情绪相关。未时小肠经当令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虑,有助于肠道健康。

    小肠经,即手太阳小肠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它起始于小指末端,终止于耳部。

    起始点:小肠经的起点是少泽穴,位于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

    手部与前臂:从少泽穴开始,小肠经沿着手背尺侧上行,经过前谷穴(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前尺侧,赤白肉际处)和后溪穴(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握拳时,当掌指关节后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然后继续沿前臂后外侧上行至肘部的养老穴(位于前臂后外侧,腕横纹上1寸,尺骨小头上方凹陷处)。

    上臂与肩部:接着,小肠经沿上臂后外侧上行至肩部,经过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上1寸处),臑俞穴(位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冈下缘凹陷处),天宗穴(位于肩胛骨中央,肩胛冈下窝中点处),秉风穴(位于肩胛骨上角,肩胛冈上缘凹陷处),曲垣穴(位于肩胛骨上角,肩胛冈上缘凹陷处),肩外俞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中俞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最终到达颈部的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颈部与面部:从大椎穴,小肠经沿颈部外侧上行至面部,经过天窗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喉结旁开3.5寸处),天容穴(位于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颧髎穴(位于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处),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申时为膀胱经当令,膀胱主藏津液,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申时膀胱经当令,意味着此时膀胱的功能最为活跃,是体内水液代谢的关键时刻。膀胱经当令时,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通过尿液排出,有助于身体的排毒和净化。膀胱经与精神状态有关,膀胱经当令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有助于膀胱的正常运作。

    膀胱经,即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它起始于内眼角,终止于小趾末端。

    起始点:膀胱经的起点是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靠近鼻梁侧。

    头部与颈部:从睛明穴开始,膀胱经沿头部后侧上行,经过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处),通天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处),然后继续上行至头顶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再沿后头部下行至风池穴(位于后发际下方,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背部与腰部:接着,膀胱经沿脊柱两侧下行,经过大杼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大肠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穴(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穴(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最终到达骶骨末端的八髎穴(位于骶骨两侧的八个凹陷处)。

    下肢后侧:从八髎穴,膀胱经沿下肢后侧下行,经过承扶穴(位于臀横纹中央),殷门穴(位于大腿后侧,承扶穴下6寸处),委中穴(位于腘窝中央),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然后继续下行至足小趾末端的至阴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酉时为肾经当令,肾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主水液代谢,负责调节体内水液平衡。肾主骨,骨生髓,髓通于脑,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骨骼和大脑的功能。肾开窍于耳,肾的健康状况与听力密切相关。老百姓还常说一句话叫作其华在发,肾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头发的光泽和生长情况反映出来。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特别是与心、肝、脾、肺的关系。肾与心通过经络相连,共同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肾与肝共同调节人体的疏泄功能;肾与脾共同负责水液代谢;肾与肺共同调节呼吸和气的运行。

    肾经的病理变化,如肾气不足可能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肾阴虚可能导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症状;肾阳虚可能导致畏寒肢冷、精神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