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夜访严东明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听听也无妨。
“果核,是基于我小舅的公司底子成立的,现在有计算机整机、零配件的销售,数码产品生产、代理销售,网吧一站式服务,软件设计,数字产品分销等五大业务板块,以及软硬件两个研究院。
……”
神舟付属于数字产品分销,而硬件研究院只是说法上的高大上,实际上现在只有mp3的国产化替代研究。
吴楚之滔滔不绝的讲着,严东明耐心的听着,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在他看来,也算是为严恒了解了解,闲着也是闲着。
良久,待吴楚之讲完,他疑惑的开了口,“所以,小吴,你需要我这个官员出身的人来做什么?”
吴楚之笑着摇摇头,“严伯伯,您错了,我不是看重您的官员身份。我是希望您能辞职出来,加入果核公司。”
说罢,他顿了顿,继续说着,“严伯伯,我们先抛开意愿不谈,来分析分析您的优势。”
严东明讶然失笑,戏谑的说道,“行,你分析分析。”
他着实看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势。
恐怕,自己的政治人脉,才是优势吧。
严东明神色,吴楚之不是不懂。
官员下海,我们更多会关注原职位给他提供的资源,但很少思考原职位对他的要求,也很少留意他自身的特质。
这一点,在现在不仅仅是一般人认识不到,就连很多官员也认识不到。
比如丁磊加盟乐视超级汽车,济宁府知府梅永红去华大基因……
围绕辞职官员和商业机构的得失,最常见的观点是:官员提供体制内人脉,企业提供市场化高薪。
在这个逻辑里,辞职的官员往往被默认为是游离于企业日常经营体系之外的“座上客”。能做的,也就是打打招呼、通通关节之类“刷脸”的活儿。
但公平地讲,这些下海官员,就凭这获得了企业的高管职位?
企业对其期许,真的是“看客+说客”吗?
事实未必是如此。
衙门里面的官员,具备一些普通人没有的特质。
而且,经过三生三世的锤炼,吴楚之此刻挖严东明,是因为他发现华国衙门的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管理体系。
‘学而优则仕’、‘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让衙门里面的高素质人才人满为患。
吴楚之直接了当的说着,“您曾经主政过地方,而且成绩显着。说您不懂经济?那完全是胡说八道。
宦海沉浮多年,说您不懂管理?恐怕,从管人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都不如您在行。”
严东明着实有点愣住了,“可是我不懂企业管理啊,我也不懂你这个it行业,你刚刚说的一些名词,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小吴,伯伯先不说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你这个想法草率了。”
吴楚之递过去一支烟,给严东明护着火点燃后,笑着问道,“严伯伯,您觉得企业管理是什么?”
严东明没有急着回答吴楚之的提问,而是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他知道,吴楚之并不是想听他的答桉,而是用设问的方式,树立一个问题。
当年,他给这小子解惑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做。
果不其然,吴楚之自问自答起来,“所有企业,经营体的管理对象无非涉及四个主要方面:人、财、物、产品。
这也就是企业运营需要管理的四条主线。
我们抛开产品不谈,这是不是和衙门一把手的人财物三权是匹配的。”
严东明笑了笑,“有点新鲜。”
吴楚之双手一摊,“我给您举几个例子,您看看。”
说罢,他想了想,“比如,我小舅原来的天晶公司,有100来号人,所有人都直接向董事长和两个副总汇报……”
吴楚之将以前天晶公司存在的管理弊端说了出来,而后问道,“如果是您,您从衙门管理的角度,您会怎么做?”
严东明想了想,不确定的说道,“我可能会首先开一个务虚会,让所有的中层干部都参与,对公司的整个制度、治理机制、流程进行一次系统的讨论,达成共识,确立原则。”
从吴楚之的讲述中,严东明清楚,龚明和李富根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的太细,这个问题需要从制度和决策机制上面来梳理。
吴楚之点了点头,“您说的没错,事实上,我就是这么做的,只是当时我没有召集中层干部,而是和龚叔、李叔详谈了一次。”
严东明笑了笑,这不是吴楚之的手腕问题,而是年纪问题。
他很理解吴楚之的做法,在真正树立权威之前,他必须以来龚明和李富根的支持,所以先说动他们是最合适的。
严东明接着说了起来。“而后,我会确定一项制度,保证每月或者每周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