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万邦互市(下)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话题又引到谢康途身上,李靖才知道长孙晟来此,确实要借重谢康途。www.yeyingge.com长孙晟总揽天下消息,自然对谢康途的商业王国有所了解。

    谢康途道:“我们小老百姓,只求嘴里有口吃的,身上有件穿的,并无各位上官这等家国情怀。春秋时,管仲力主互市,齐国遂为五霸之首;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推动秦国商贸,奠定平六国之基;前秦苻坚听从王猛劝导,开放贸易,遂有投鞭断流之盛。这些史上故事,足以说明通商能富民强兵。当今主上开放盐铁禁令,统一南北,现数百年未有之大兴气象。然而商旅混乱,商人得不到保护,官府对市场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征税也没个准头,往往塞了官员腰包。江南丝帛、蜀中织锦,到长安溢价十倍,到突厥或西域则溢价百倍,破坏了行商规矩,商人往往凭运气行商,国外劫掠就不说了,境内抢劫成风,常有官兵冒充盗匪劫掠,杀人越货,不了了之。凡此种种,若不根除,互市不过是一句空话。”

    长孙晟低头饮酒。作为大隋消息首脑,这些情形他心头明白,但也不知如何区处。半晌,他抬头问李靖:“药师久历四方,对谢公所述情形亦有所了解,你有何良策?”

    李靖道:“卑职见识短浅,自身处境进退两难,不敢乱说。”

    长孙晟笑道:“药师经过这些坡坎,变得谨慎了,是好事。不过今日之会,都是自家人,就不要忌讳了。况且我真是没法子,就当向你讨教如何?”

    李靖抱拳道:“长孙将军如此说,倒令我汗颜了。依我浅见,大凡政令所出,必有依据。我朝边境情势虽大致清楚,恐怕也得详加查察,没有两三个月不可。查清边境百姓人口分布、商队、赋税、货物等,才好拟定策略;同时,突厥境内有哪些商队?汗国对边贸有何政令?与我朝及州府政令有何异同?只有将两国边境互市摸清,且由两国签定互市契约,发放统一的通商官凭,拟定不变的税赋,将货物易价划定范围,对商人、百姓、官府、朝廷都有益处。大隋与突厥为当今两大强国,一旦两国确定诸事,他国自然仿效,渐成惯例,纵使有局部战事,也不影响通商。”

    长孙晟赞道:“药师据实而论,真乃高见。可是,两国边境长达万里,如何统一节制?”

    李靖道:“既非军事,无法节制。唯有推行商道。”

    长孙晟问:“何谓商道?”

    李靖道:“商道,即行商之道,公平诚信,童叟无欺。纵使在战乱之中,商人也可免受劫掠。说到底,就算王朝更替,商人契约依然有效。”

    众人面面相觑。李靖若在皇帝面前如此说,恐怕当时就得获罪。

    长孙晟道:“药师,理是这个理,但如何能让商道与王道并行不悖?就算中原王朝谨守商道,突厥汗国、西域诸国、高丽扶桑等不遵守商道,我朝鞭长莫及,如何节制?”

    李靖道:“长孙将军是外交使臣,自周天子至今,是不是都遵循‘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不成文规定?若是两国打仗要斩使者,谁敢出使?就算王朝更替,战事频仍,将士是不是要吃饭穿衣?集市是不是仍得营业?中原以王化自居,然而胡人也很清楚,若是把商人赶尽杀绝,等于自斩手足、自断衣食。这其间有个关节。若是打通这个关节,让商道根植民间,则可令商道运行千秋万代。”

    众人都精神一振。

    长孙晟催促道:“药师快讲。”

    李靖道:“王有王道,商有商道。王道遵先王圣贤教导,以仁德治天下;商道遵行业协商准则,按信义公平交易。王道有国主圣裁,商道有商首协调。谢公十几岁起始行商,在南北享有极高声誉,突厥人数度劫掠马邑,但对来复庄秋毫无犯,是突厥人清楚:劫掠来复庄,就等于断了汗国商路,大隋商人再无人敢与突厥交易。长孙将军消息灵通,先前也有人密报朝廷,称马邑有商人私通敌国,然而最终在长孙将军的斡旋下,圣上没有派人来查。因而,卑职浅见:谢公已在商界享有盛誉,朝廷纵使不发明诏,也得令长孙将军默许谢公成为商首,才会使互市之事惠及两国。”

    长孙晟颔首道:“药师所言在理,商首之事必定办妥,还请谢公莫要推辞。然而我协助牛尚书署理外交事宜,并非民部要员,如何使得?”

    李靖道:“若想办好此事,必须在圣上那里讨得便宜行事之权,先以马邑为互市,再向各州府推行。”

    长孙晟敬了李靖一杯:“药师,实不相瞒,此次圣上的确授予我便宜行事之权,命我出使突厥,一是办好互市之事,二来也要探明虚实。东西突厥分裂后,东突厥都蓝可汗仍是战力最强的邻邦。你与染干有结义之情,还得辛苦你一趟,随我北使突厥。”

    李靖心中一凛,问道:“敢问这是长孙将军之意,还是圣上之意?”

    长孙晟道:“二者都有。我若不将你与染干之事禀奏圣上,圣上如何会知道?”

    李靖喝下了最后这杯酒。这是他暗令自己只饮三杯以来,破例多喝一杯。因为,他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