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不正之风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又熬了一夜。m.zicui.cc

    火苗顺着棉线行走,将蜡油熬成一叠浓稠的白粥。

    明德帝刚批完手中的折子,郭浸就递来了孙永乐等人的绿头签。

    郭浸将折子堆放到一边,见明德帝点头,才让外面人将孙永乐他们放进来。

    门一开,呼啦啦的风雪从屋外卷到门内,四人站在殿中像一排雪柱。

    孙辅昨日与杨奇、蒋春秋为首一党在朝堂上对峙了一天,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到底该不该打赛坎,天狼王来势汹汹,在自家的内部扩张不说,还将目光盯到了关内,不停跃犯边防,疆北因守将不敌,自退三百里。

    杨奇掸去身上的雪,率先开口道:“大元成长到今日,早已不是当初蹒跚学步的孩童,赛坎来势汹汹又如何,在我大元面前,也不过是随手可以碾压的蝼蚁。边疆蛮夷屡次来犯,当地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我不愿再与孙大人争辩,我只能说如果连普通的老百姓都护不住,以后在史书上你我只会被后人戳着脊梁骨唾骂耻笑,只要是老祖宗给留下的土地,少一分少一亩都是对我大元朝的侮辱!”

    这厢话毕,孙辅当即回道:“杨大人此话差矣!内重外轻,居重驭轻才是大国当行之道,所谓强干弱枝,制度之所以设以‘度’,谓之权衡,国中平衡,自会有开元盛世。赛坎是毒瘤不假,但放黎家归北又何尝不是隐患,依我之见,不如抓牢军令权,将主力直辖,壮我大国之威,自能震住四方,还何愁他北边一个小小的天狼星?我朝有两员猛将即可,孟林守东北,孙昭守西南,两人带兵用人皆已化境,朝堂之上还可相互制衡。”

    “孙相守的不是国门!守的是孙家的名声吧!孙将军我且不提,忠州一战要不是黎敬天在那挡着,他孟林能守得住吗?怕你我连回来的命都没有吧!孙相竟然如此一叶障目,看不到大元的危亡,只看见孙家的名利!难道连覆巢之下焉无完卵这样浅显的道理孙相都没有学过吗?当权者不守国为民,一心只想稳固政权,从而止步不前,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蒋春秋面向新帝,正色道,“圣上!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大元并非非他黎敬天不可,只要孙大人能给我找到满足这样的将军,我当即上奏,请圣上换将。”

    一直沉默的孙永乐想替几人周旋:“话是这么说,可是自古以来哪有战前换主将的道理……”

    “差不多就都得了!”明德帝被吵得头疼,“朕比你们都清楚,西南与疆北对大元的含义!”

    杨奇往上一拱手:“臣只是直谏!”

    蒋春秋跟着附和道:“皇上,臣也是直谏!皇上想扶持孟林做良将,就要给他与疆北、西南同样的精兵,孟林在带兵遣将上虽稍显稚嫩,但只要朝廷加以扶持,给予培养,孟林他日独当一面时定能记着朝廷的恩!”

    明德帝觉得蒋春秋说得有道理,转而一想又犯了难:“话说得是好,可是朝廷哪来的兵?”

    “臣正要上奏,西南与孟林的靠得近,如果孙昭能舍一半的兵给孟林,共筑东、西、南的防墙,我朝边境将固若金汤!”蒋春秋故意顿了一下,“如果——”

    蒋春秋接着说:“如果日后疆北真有造反之心,圣上也无需担心。”

    孙永乐一听蒋春秋要分孙放的兵,当即往前一步:“蒋大人,你这……!”

    杨奇赞同道:“臣也觉得蒋大人此法合乎。”

    “孟林一直苦守东面的将军冢,羌渠人野心勃勃,与孟林周旋了几年,朕知道也理解他的不容易。孙昭占了当年孙太后的便宜,驻守西南的的兵确实多。”明德帝颔首,“就按蒋大人说的办吧!”

    孙辅冷哼一声,提高嗓门:“杨大人怎么一直替黎家说话,早闻杨大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莫不是与黎家也有勾结?”

    蒋春秋的暴脾气“噌”一下就上来了,他怒骂道:“明明都在为圣上做事,可孙大人却硬要将此事往结党营私上靠拢!孙相真是玩弄人心的好手,依我之见,孙相才是一手遮天的权臣!”

    杨奇当即跪下,字句铿锵:“当大臣者,当一心为国为民。臣虽愚钝,但敢保绝无二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哎呀!两位大人这是作甚呀?政解不同,言语激烈也是常有,切不可当真啊!”孙辅将杨奇扶起,故意拖长了调子:“两位大人是没管银子不知道当家难啊,今日户部的侍郎没随我来,等他来了,两位大人可以问问他,户部的账上如今还剩下多少底子。”

    蒋春秋叱责:“户部没银子可以在其他方面节省开支,驱逐蛮夷是正事,难道等他们打到家门口了孙大人也要说没钱吗?”

    孙辅不可置信地“呵”了一声,双手摊开拍手道:“蒋大人你这不是胡闹吗?治外先攘内,羌渠一战,忠州多出多少流民,国库不得掏出银子安抚吗?”

    蒋春秋压根不信孙辅这一套:“安抚流民要多少银子,前不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