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科研事故。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襄阳城里,现在还有最好的医院,算是国际顶级水平了。

    青霉素的研究,也完成了突破,可以萃取精华液,进行肌肉注射。

    注射的针头,是金银匠人,用金银合金打造的。

    就是针头比较粗,扎起来很痛。

    但是青霉素的问世,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特别是战场上重伤的士兵,伤口发炎,这就是救命药。

    麻醉方面,进步更大。

    外科手术也在展开,对于垂死的病人,就放手去做,死马当成活马医。

    医院里面,还做过几十例的阑尾炎手术,几十例的剖腹产手术。

    只是结果很遗憾,大多数病人都死了,活下来的手术病人,只有十分之二三。

    就这也是巨大进步,引起了全国的震动。

    茉莉的母亲笑道:“听说现在的医院,可以开刀做手术,把人的肚子切开……不过,我就不要做手术了,我肚子不痛,是头痛,还有点咳嗽。”

    叶坤安慰道:“没事的,先让医生们看看再说。”

    叶坤的随行医生,有十几个,团队非常强大。

    一番会诊下来,医生们说道:“病人还是体弱,气血不足。先去医院里住下来,观察观察再说。”

    叶坤同意了这个建议,对茉莉说道:“茉莉,这几天你放假,安排好你母亲的事。另外,再给你两个丫鬟做助理,别累着你。”

    茉莉笑道:“多谢大叔,等我安排好了母亲,再去给你做跟班。”

    叶坤点点头,回到原来的王府,参议政事。

    襄阳官员都在,汇报完工作以后,开始畅谈国事。

    叶坤问道:“各位大人觉得,我们还要建立哪些部门,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

    襄阳太守侯七,算是老朋友了,笑道:“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老百姓现在需要安定,不能过分折腾。”

    一直以来,侯七都是在重庆的。

    现在的重庆建设已经完成,管理班子稳定,叶坤又把侯七调来襄阳,坐镇荆襄。

    其他的官员,也是一样的建议。

    一步一步来,先把既定的任务完成,也让老百姓有个适应过程。

    搞得动静太大,老百姓就不得安宁,影响生产恢复。

    就目前推行的许多新技术,老百姓都消化不了。

    比如种棉花、纺棉花,榨油,堆肥技术等等,都需要一个时间来稳固,进一步加强。

    叶坤点点头,又问:“那么各位觉得,我既定的任务里面,哪些做得不好,需要加强?”

    侯七说道:

    “那就是驿站了。现有的驿站数量,还是不够,老百姓想写信寄信,很费力。一般来说,想寄信,都得前往县城。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每个乡,设立一个站点。”

    叶坤笑道:“这个很容易啊,让乡里的学堂,兼做驿站即可。送信的事,安排民兵轮流执行。如果有急信,就送去县城。如果愿意加钱,也能办理加急。”

    侯七点头,记录下来。

    另一个年轻官员起身,说道:

    “启禀汉王,因为年年战乱,人口流动太大,许多老百姓,亲人离散,无处可寻。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那些人,找到失落的亲人?”

    叶坤微微皱眉,这个问题,好像不好解决。

    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普及不高,这些都是实在的困难。

    还有的人,连名字都没有,怎么找?

    但是叶坤不能推辞,便说道:

    “让老百姓骨肉亲人团聚,是我们的责任。大家都想想办法,怎么去牵线,让大家找到战乱中失散的亲人?”

    侯七说道:“传令给各村,需要寻找亲人的,报上亲人的姓名和原来居住地。整理归类,传给各地帮忙寻找。就是挺费事,需要很多人来办。”

    刚才的年轻官员说道:“在城门外,搞个寻人墙,用粉笔将寻人信息,写在黑板上,便于大家联系。”

    还有人说道:“开放路禁,想要寻人的,自己去找。”

    叶坤想了想,笑道:“还是侯大人的办法靠谱。这样吧,先让各村统计,整理寻人信息,再集中归纳,印成册子,发给各地寻找!”

    现在造纸产量起来了,印刷一两千份册子,也是小儿科。

    只要这些册子,在大江两岸到处流传,那些失落的亲人,就能慢慢联系上。

    年轻官员说的寻人墙,没用。

    因为战乱原因,许多人远离家乡上万里,不在本城市范围,看不见你的寻人启事。

    何田田在会,提醒叶坤:“叶大人,今晚上,科研总局的各个负责人,都在等你聚餐……庞甲刚才,已经催促过一次了。”

    叶坤这次回到襄阳,主要就是搞科研的。

    今晚上已经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