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第六十九章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耍货、小食的叫卖声层出不迭。

    杜时笙见此情景,不禁在心内叹道,明年定不能错过这赚钱的好时机了。

    眼馋了一回商贩端阳节的火爆生意,杜时笙又豪掷一笔,和巧环在西滩酒肆吃了顿饭。

    饭罢,二人看够了龙船,出了酒肆,沿街逛去。

    端阳盛会,人群似是倾城而出一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沿街各处有许多杂耍、傀儡戏、皮影戏、七圣法等游乐活动,十分新鲜有趣,让人应接不暇。

    杜时笙见巧环东张西望,兴致勃勃,不想因自己掬着她,便叫她自己随意去逛。

    巧环起初不肯,但后来见到一出皮影戏十分有趣,便凑上前去观看。杜时笙就趁机继续前行,一路看着热闹,一路盘算着下一次佳节盛会,自己可以做点什么生意。

    这边厢,魏府的钟管事正在路途之中紧赶慢赶。

    这些时日,阿郎已发了两封书信给他,皆是简短问候,却又在书信末尾言明,不可在回信中说起所见所闻。钟管事知道,阿郎此举,必有因由,他也无需过问太多。

    但是,这么多年,他看着阿郎长大,最是了解阿郎的性子。阿郎定是急了,他还未见过阿郎这般急切过。是以,他在秦州托了熟悉的族人亲属,打探完楚杜两家的事情后,便匆匆赶回了焱城。

    入城之时,正是申时,未曾想到                                                的是,魏府的马车竟已在城门口等候他,阿郎更是在车中,亲自来迎他!

    “阿郎?”钟管事撩开马车的帘子,看见魏修晏正端端正正坐在马车之中时,不由一惊。

    “钟伯一路劳顿,辛苦了。”魏修晏对钟管事点点头,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放在马车内的案几之上。

    “多谢阿郎。”钟管事接过茶汤,一饮而尽。

    一路颠簸,他只想着快些进城,的确已是许久未喝上一口水了。

    喉头稍润,钟管事便叹道:“老奴离开秦州,已有三十几年了,近些年,便是祭祀也未曾回去过,倒是要多谢阿郎给老奴这个机会,能回去见见秦州的亲戚宗族众人。”

    钟管事想起这段时间,在秦州的所见所闻,颇为感慨。他三十几年前,在秦州遇到魏太傅,后追随他来了焱城,在魏府当差。当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然而,旧主却早已不在,秦州的故旧,也尽皆白霜满鬓了。

    魏修晏垂下眸子,视线仿佛融进了棕黑浓郁的茶汤之中。

    随着时间物是人非的,又何止秦州……

    钟管事不欲引起自家阿郎感怀,便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只,包的严严实实的小包裹。

    他耐心地打开包裹,只见是一些书信纸张,他将这些推到魏修晏面前,说道:“阿郎,这是老奴托人找来的书信以及画像。”

    魏修晏眸中闪过一丝光亮,双手接过,仔细查看起来。

    “阿郎且放心,老奴已按照阿郎吩咐,皆是暗中打探。刚巧老奴族中一人,是楚氏的老仆,楚三娘的父母已过世多年。现下,楚氏由楚家大郎管家,族中已不住在老宅,老奴的族人,刚巧还在乡里守着老宅,便从宅中帮老奴找到了这些物件。”

    钟管事将楚氏与杜家的往事,娓娓道来。

    原来,杜先洵是个寒门出身,家徒四壁,人丁单薄,而楚家则是当地有名的商户。

    楚家曾资助过当地寒门子弟读书,杜先洵便是其中一个。楚老翁对杜先洵的人品才学颇为看中,又见他族中凋敝,正合心意,便寻媒婆上门说了亲,楚杜两家,就此结了秦晋之好。

    二人成亲之后,楚家为了不影响杜先洵的仕途,捐了个官商。后来,杜先洵科举顺利,官拜水部郎中,带着楚三娘一家去了焱城。

    楚家二老在其后几年中,先后离世,想来这也是一种福气,否则,后来听到女儿女婿的事,晚年会是何等揪心惦念。

    魏修晏看着楚三娘与楚家二老和阿兄的书信,皆是些日常琐事,问候二老之类的内容,与寻常家书,并无二异。

    其中一封,是写给楚家阿婆的。楚三娘在信中与阿娘诉苦,自己的女儿如自己一般,春日之时,柳絮纷飞便会喷嚏鼻涕不止,吃了水产虾蟹,也会满身红疹,自己当了娘之后才知,阿娘将自己养大,竟是这般不易。

    魏修晏读着,皱紧的眉心渐渐平复,面色和缓起来,最后,竟是一脸欣喜的神态。

    钟管事觑着自家阿郎的脸色,心中暗暗纳罕,难道是因为主家去世的早,阿郎不曾与父母有过家书往来?怎的看别人的家书竟这般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