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司马懿他穿越而来》 

    张春华这一去,就是良久。

    司马毅自庭院中回到书房,在书房还剩下的古籍中,随便选了本《春秋》来读,刚看向第七根竹简,便昏昏沉沉地倒在轮椅上小憩。

    一觉好眠。

    等司马毅再醒来,窗外的日头并未西移多少。只不过原本明媚、晴朗的天际,突然变得灰暗、阴郁。眼瞅着太阳的明光越来越弱,司马毅惊觉不好,这天象怕是马上要下雨。

    正思考该如何处理室外晾晒的那些书籍间,一道惊雷突然炸开,“轰隆”一声,伴随着闪电,仿若要将万里高空撕作两半。

    司马毅先是捂着耳朵,而后面上又露出焦急来,匆忙推着自己往廊庑下,细去查看庭院中那些即将被雨水打湿的书籍。

    如今,张春华、韵竹和横槊都不在,周围没有侍奉、可供使唤的其他人,若是自己不站起来的话,一定无法挽救这些古籍。

    可是,张春华临走前,千叮铃万嘱咐,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擅自弃了轮椅。

    但早前张春华也说过,自己的书房内有不少孤本,像是什么古籍《尚书》,诗书礼易乐春秋中,在后世早已遗失的六经之一《乐》。

    即使他本没多喜爱读书,更不是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爱好者,也不免还是会为这些孤本感到可惜。

    司马毅纠结间,一时没动,转瞬便听“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过须臾,“滴答”又变作“哗啦”声,廊庑之外的天地被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雨幕中。

    那些竹简、画卷在风雨地吹打之下,伶仃、飘摇。竹简或许还好,只是从原本的浅黄被浸染成深黄,不断地滑落有颜色的水滴。但画卷随着风雨地侵入,有的被展开、卷走,画上的痕迹一点一点变得斑驳、凌乱,更有甚者,彻底被淋湿,以致使得纸帛柔软、脆弱,稍再一拉扯、打击,呈四分五裂之势。

    这些书简、画卷即便有的在当今之世还算不上稀有、珍贵,可于来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司马毅来说,任何一样能被他带回未来的话,一定价值连城。

    司马毅再顾不得张春华临行前的嘱托,只觉得自己若是再不施以援救的话,只怕会心如刀绞。故而,当即弃了轮椅,自廊庑下站起身,跑入雨幕中,匆忙地收拢书简、画卷,将它们一次性尽可能多地抱回来。

    纵然张春华发现以后,要骂他的话,他也实在是情有可原。况且,他一边跑入雨幕中,一边大致地环顾过,周围之内并没有任何人影。莫说是人影,就连猫影、鸟影也实在没有一个。

    司马毅心无旁骛地搬运书籍、画卷……

    张春华、韵竹和横槊他们本已是取了书信、抬了自粟邑县寄来的礼物,不慌不忙地往居住的院落中回。

    眼见突然下起雨来,三人也十分担心被晒在院中的书籍、画卷,纷纷加快了脚步。到快靠近院门的廊庑下,估摸着雨已经下了一会,张春华更吩咐韵竹和横槊道:“就先将东西放在院外,有廊庑遮掩,想必也不会被淋湿,还是快些进去收书要紧。”

    张春华并不指望司马毅能为此做什么,也着实不希望司马毅会做什么。若是他做了,反而是一种隐患。

    韵竹和横槊异口同声地称诺,继而一前一后地匆匆往庭院中赶。

    张春华在他们后面,先是将家书自袖笼中取出,细细地展平,寻了个箱奁中最宽敞、不会被挤压到的地方放进去,而后才加快步伐,跟上韵竹和横槊。

    她回到院中的时候,巨大、连绵的雨幕之中已是有三个匆忙来回的身影。除了熟悉的韵竹和横槊的,还有一个已经湿透、高大的青年身影。

    那身影巍峨,本该也挺拔,但由于要为书籍、画卷遮挡雨水,不得不微微弯曲。纵然有几分伛偻,依旧赏心悦目,给人以安全可靠之感。

    只是这个身影的主人终究还是没有听从自己的嘱托……

    张春华长长地叹了口气,也没想着去责备,既是担心,又是心疼。她也能理解司马毅的选择,如今确实是逼不得已之时。

    她转瞬便也准备走入雨幕之中,加入他们。但是在抬步的一瞬,忽然瞥见一个隐藏在正对着庭院的廊柱后面的灰粉身影。

    这灰粉的颜色似是司马府侍女的统一装扮。

    “是谁?谁在哪里?”张春华高朗出声,接着,调转步伐,迅速地往那廊柱后方而去。

    张春华的手摸向了自己发间的一柄金钗。那金钗朴素的梨花样式,没有过多的雕琢,但是拔出来之后,可见钗尾远比寻常的发簪要尖锐、锋利得多。

    即使是在灰暗的天色,也隐隐闪着冰冷的光华。

    张春华一步一步,到了近处,变得缓慢而谨慎。

    或许是知晓逃脱不掉,那个灰粉的身影,伴随着越渐临近的脚步声,从廊柱后方走了出来。确实是一个穿着司马府下人衣着的年轻侍女。

    侍女不过十八九岁,小小的一张瓜子脸,眉眼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