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田豫投效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在回去之前,陈炎把郭嘉和杜袭叫过来,询问一件大事。
“今北海诸事已定,我欲尽快回济南,只是我仍有一事忧虑。”
“莫非是东莱之事?”
“奉孝明智,竟一猜到就中,这东莱东部比邻大海,与辽东隔海相望,早些年公孙度曾渡海到东莱,使东莱各县归附,今我大军将这些县攻下来,实则已与公孙度为敌,虽说公孙度渡海并不容易,但他既然能渡过一次,就有可能再渡一次,我不得不防呀!”
从辽东到东莱之间的海路至少有四五百里,正常来讲,这时代的船是没办法在海上连续航行那么远的。但是,中间隔了几个岛,渡海时船只只需要在岛上停靠登岸,休息好了,再出发,这样就能成功渡过去。
“我军占据东莱,公孙度不可能太快有所反应,对于他而已,占据东莱好处不大,得不偿失,他多半不会长途跋涉,来与州牧争取东莱,州忧无须忧虑。若州牧仍是担心,也只能派一能人驻守东莱。”
“那你以为谁合适?”其实,陈炎可以让王修坐镇东莱,但王修下准备南下一趟,寻找造船工匠,又要在即墨督建港口,一时抽不身。
郭嘉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不想举荐,还是觉得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又补充道:“东莱最近一年内,恐怕仍需收拢流民,进行耕种,州牧让国子尼掌北海,可让其直接管辖东莱各县。”
陈炎无奈,也只能同意了:“好吧!此事先这么定了。”
在回济南前,陈炎又抽空见了一下北海王刘某,一番安抚。
几天之后,陈炎按照计划,让潘璋、国渊、管亥三人留守北海营陵。潘璋掌兵,国渊掌政,管亥辅佐两人。营陵驻军三千,以原营陵守兵与从流民中招募的士兵为主。其余五千多士兵,均由陈炎率领,带回东平陵。
……
七八天后,陈炎回到了东平陵,他第一时间先见了左伯。杜袭、国渊等人去北海时,济南诸事,都由左伯代为处理。两人长聊了一个多时辰,陈炎也了解了济南的情况。在他兵出北海营陵的这段时间里,后方也是稳定,没出什么大事,他这才放下心来。
“州牧可记得田豫田国让?”
“记得,怎么啦?莫非子邑也知道他?”
“他从幽州而来,想投效州牧,在东平陵等州牧已有将近一个月了。”
“哦,原来如此。”陈炎脸上露出笑容。
左伯离开后,陈炎立即让人把田豫找过来。田豫见到陈炎,连忙行礼:“参见州牧,恭喜州牧拿下北海、东莱。”
“无须多礼,我攻北海顺利,国让可是也有一份功劳的,当时正是国让指点,我才下定决心,定计攻下北海。”
“实不敢居功。”
“国让,自从你上次离开之后,我可是盼着你来。”
田豫连忙连个礼:“州牧雄才大略,当时我本欲投效州牧,怎奈离家已久,甚至想念家人,不得不离开济南,回到家乡后,母亲一切安好,我亦放心了。今我携母亲一起来到济南东平陵,愿为州牧效力,还请州牧收留。”
陈炎连忙扶起他:“国让何出此言?当初我就说了,你离开济南后,我虚位以待,今日你来了,我心里亦高兴。”田豫把老妈都带来了,自然是诚心投效,绝不会有二心。
田豫这下放心了,毕竟他带着家人来到东平陵,万一陈炎改变了主意,那就麻烦了。
两人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就聊到北方的战局上来。
“国让,我在青州,不知幽州战局,如今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事如何了?”
“州牧有所不知,我回乡后,本想接上母亲来济南,只是道路太远,不敢草率出行,后来我……就接受了公孙瓒的请求,担任了冀州河间国束州县县令,袁绍大军前来攻伐,我就离开了束州县,来到济南。”
田豫想必是担心陈炎反感,就解释了一番。其实,陈炎并没有在意。这年代交通不方便,谁都是只想在距离家乡近的地方当官,而不是长途跋涉,跑到远的地方当官。那些离开家乡的,大多都是难言之隐。他心里也明白,这种事一般看破不说破。
解释了一番后,田豫接着说:“幽冀战事,恐怕对公孙瓒不利,公孙瓒目前扼守易县要道,阻止袁绍大军北上,幽州阎柔等也是据兵一方,虎视眈眈,好在阎柔等与袁绍并未有约定,不会同时攻易县。”
“今袁绍对公孙瓒采取的策略是,先攻略易县周边的驻地,将其外围一一拔除,然后再围攻易县,若公孙瓒外围驻点全都被拔除,必会孤立无援。”
“公孙瓒麾下骑兵精锐,难道不能保住外围驻地?”
“州牧有所不知,公孙瓒对被攻各郡县,并没有出兵支援。”
“这是为何?难道其兵力不足?”
“公孙瓒若出兵救援,只能派骑兵出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