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什么,你要拜我为师!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郑家颖的观点被李悠然一一推翻后,心里自然也是非常不服气,要求李悠然提供出所谓“客观”的科学证据,以便逆转攻守之势。
在场的其他嘉宾,也都以期待的眼神望着李悠然,毕竟他刚才对郑家颖的反驳,也只是证明了对方的说这块玉璧是近代仿制的说法有瑕疵,并不意味着,这块玉璧就一定是战国时期的玉璧。
李悠然想要证明许城阳提的这块玉璧是战国时期的青玉蒲璧,就要重新提出强有力的证据,否则郑家颖的说法依旧可以站得住脚。
李悠然似乎早就料到会是如此,他没有丝毫慌乱,淡定的笑道:“郑先生,请稍安勿躁,证据我当然有,请听我一一道来。
在我看来,在文物鉴定中的客观科学的证据,就是能够直接指向古董存在年限,且无法用现代手段造假的证据。最典型且最直观的,就是科学检测证据,比如碳14测定、热释光测定、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微观物理痕迹分析等科技手段。这些都是那些造假贩子,无法使用传统的造假手段改变其检测结果的证据。
以我们最常用的碳14测定为例,它是基于碳14的放射性半衰期,来测定文物诞生年代的方法。文物造假贩子的手段就算再厉害,也无法改变文物上沾染的碳14物质半衰期的测定结果。
当然了,我们今天每天做碳14测定的条件,不过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来测定这块玉璧出现的年代。
这种青玉材质的蒲璧,自从被雕刻完成后,不管它是跟随原主人被埋入地下,还是被后人收藏暴露在空气中,有些时间的痕迹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最典型的就是玉器的三变,即沁变、质变、形变。在玉料自从被切割出来后,就不可避免的与空气产生接触,在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
玉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的时间越长,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概率也就越大,而玉器上所谓沁色,就是玉器在与空气中接触后,被氧气或者其他空气中的其他物质氧化后所产生的斑痕。
这种沁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就这块玉璧而言,玉璧的裂纹处有大量黑色和红色的痕迹,这种沁色被称为在鉴定界被称为水银沁,这种水银沁是青玉被埋入土中的时候,与土里的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彼此进行氧化造成的沁色,这就说明,这块玉璧在此之前,是被埋入土中的。
当然了,沁色想来是古玉造假的重灾区,十块假冒的古玉,至少有九块是通过沁色造假的。沁色造假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常见的将古玉用高温油锅油炸,用茶碱水煮,用粪水浸泡等等,都可以在古玉上制造出大量沁色。
但是这块玉璧则完全不同,这块不只有沁变,还有非常明显的质变。
如果郑先生仔细观察这块玉璧的话,就会发现这块玉璧的内环的位置,有着非常明显的钙化痕迹,这种钙化就不是那些造假贩子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了,必须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被空气在的二氧化碳侵蚀后造成的结果。从这块玉璧钙化的程度来看,至少也要在空气中暴露千年以上,才会出现这种级别的钙化。
最后就是形变,请看这里,这块玉璧的外围部分,有些轻轻向内弯曲的情况,我们学考古的,把这种情况这种轻微弯曲的情况,称之为古玉的形变。
对冶金行业有所了解的嘉宾应该知道,在金属加工的过程中,所有材料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叫做自然时效。意思是所有金属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应力。这种应力会造成已经加工好的金属制品变形。
而消除这种应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金属在被冶炼出来之后,扔到自然的环境下,放置个几十上百年,等待这些金属上的应力慢慢消失。
同样道理,任何玉器,在被雕刻成型之后,上面也会有微弱的应力。当然了,由于硬度的关系,玉器的应力比金属要小很多,短时间内被雕刻成的玉器,很难产生形变。但是如果这个时间是几百年呢?几千年呢?甚至是2000多年呢?
事实上,我们目前出土的古玉,诞生的时间越久,上面的形变就会越明显。这种古玉的形变,同样只会出现在真正的古玉上,不可能出现近现代造假的玉器上。
基于这块玉璧上所出现的沁变、质变、形变,都不是现代文物造假贩子,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所以我才可以给出肯定的答复,这就是一块诞生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玉蒲璧。
当然了,郑先生如果还对我的鉴定有所怀疑的话,我们也可以使用更加专业的方法,对这块玉璧进行碳14测定,精确的判断这块玉璧真正的诞生时间。”
这下,郑家颖反而被李悠然逼到墙角了,他确实没想到,李悠然居然会绕过一系列常规的鉴定手段,直接通过时间方法,给出客观的解释。郑家颖刚才举得那一大堆例子,在这些真正客观的证据面前,都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可笑。
而在场的众多嘉宾,都是在古董界混迹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