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章 潮神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的人,能写下一百二十万字的历史剧是艰难的,是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对事件的发生,对某句话的考证,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伪。以史为镜,以史明志,这才是初创者应有的态度。我主要是以《左传》为蓝本,辅以《史记》、《春秋三传》、《国语》,以及《吴越春秋》、《越绝书》、《战国策》、《东周列国志》、《太平御览》《说苑》、《渚宫旧事》、《诗经》、《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论语》、《孟子》、《老子》、《管子》、《列女传》、《楚辞汉赋》、《古诗源》、《新序》、《竹书纪年》、《吴郡志》、《列国志传》、《水经注》、《中华兵书》、《群书治要》、《孙子兵法》、《蓋盧》、《越公其事》等等诸多古籍丛书;对照查阅了《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中国名人大字典》、《中国历代大事年表》;特别要感谢李光荣所著的《万里寻访伍子胥》和李彦敦在网上发表的关于伍子胥故居等诸多方面的论证,感谢各位作家所提供伍子胥书籍的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接下来我来谈谈《潮神》与其它伍子胥作品的不同之处:一、首先根据《系年》第十五章,简74——84集释,景平王即位,少师无忌谗连尹奢而杀之,其子伍员与伍之鸡逃归吴。伍鸡将吴人以围州来,为长壑而洍之,以败楚师,是鸡父之壑。短短几句简文中,如晴空霹雳,道出了两千五百年前伍之鸡的真实存在,伍子胥确有其亲弟是不容置疑的!况且魏简刻记的魏史的年代,离伍之鸡“鸡父之战”的年代并不遥远,了解并深知伍之鸡其人的事迹和功绩。因此伍子胥与其弟伍之鸡逃亡吴国后,同样在做为父兄雪耻,报复楚国的行动。

    二、兵圣孙武在所有关于吴楚之争中都少不了他的名字,他给春秋末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就是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兵圣,而恰恰记载人物、事件详细的《左传》,以及记载人物对话的《国语》,却根本一字未提到孙武,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春秋末期没有这个人?非也!孙武从齐来吴确有其事。《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记载: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善为兵法。这说明孙武不但存在,而且是从齐国而来,客居吴国,死后埋在吴都巫门之外。并强调:孙武善于兵法。也就是说孙武写过兵书《十三篇》,把它献给了阖闾。曹操在《孙子序》文中说,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孙武进献兵法,而非自己所用,从目前看来并没有任何异议。从《十三篇》内容来看,兵法都是以统帅、主将指挥作战的思路而写的。在阖闾三年(前512年),孙武通过进献兵法和“小试勒兵”的面试考核而“卒以为将”。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吴国对外的军事活动较为频繁,孙武没有担任过任何一次统帅或主将。孙武到吴国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区域内,吴国对外发生过十八次战役,吴王阖闾、吴王夫差亲自担任统帅就有十二次;伍子胥、伯嚭、终累、泄庸、季子各一次。不知统帅或主将为谁一次(此役是采纳伍子胥偏师伐楚的建议,进行讨伐吴王僚之弟掩余、烛庸的战斗),根据本人推断,史籍上没有记载过伍之鸡,应该是伍之鸡任主将,我也是这么写的。综上所述,孙子是以兵法而成名,在当时孙子著以兵法却是为他人而作。古人乃至今日的我们主要是通过《孙子兵法》而了解孙武的,孙武的身后成名,也主要是源自《孙子兵法》。那么,在我的作品中,孙武只是一个默默无闻,未引起任何诸侯国注意的小角色,而是以幕僚或者客将的身份出现,才符合当时的吴国的国情,而不是什么大将军,或是什么军师(汉朝时才有的军职)?因此,《左传》《国语》未提及他也就情有可原了。

    三、接下来再来谈谈越王勾践此人。自吴越之战,越军败于“夫椒山”,退守会稽山被围,在越国将要灭亡之际,勾践手下的多位大臣分别去吴营游说,而夫差存妇人之心,不听伍子胥的诤谏,竟然同意和议。而时下普遍认同的是越国投降,而不是议和,这样的区别有如天壤之别!《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既然是议和,那么应该是国与国之间的平起平坐,但鉴于越国战败的事实,多少要受到吴国的控制。多数古籍也一致认定勾践去了吴国为奴三年,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是这样说的:……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勾践之困会稽也,谓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既然勾践被困会稽山会发出哀叹,吴又撤兵,那么,勾践一定被困于此地,而且交代“举国事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在此之后,才有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联系上面勾践的哀叹,勾践困于会稽山确定无疑。从时间上看,勾践下山是在范蠡归越之后,因此才有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而《左传》根本没提及勾践去吴为奴之事,而《春秋三传》因吴没上报吴越胜败,也未记载。像蔡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