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灞河上的蒸汽船出发了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自己祖父和几个叔伯在那边争论谁才是最不要脸的。www.boyishuwu.com
李慧都想不通他们的脑子究竟是用什么东西组成的。
这又不是好事!
又不能让自己白吃两道同福食肆的菜式。
都争什么争。
就在几个小老头讨论着他们中的谁才是那个最不要脸的人的时候,凤巢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蒸汽动力的船只,似乎有了些起色。
尹煊造船的事,李世民一直都是知道的,甚至…工部那边还提供了不少图纸、资料,其目的也很简单。
既然…马车这种东西都能改造成火车。
那么船只这东西,是不是也能改造成蒸汽动力的?
朝堂有心想要自己把这件事给弄出来,但…他们没有思路,对物理、工学,他们都是一窍不通。
就算工部有这些人才,现在铁路才是重点,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所以就交给了尹煊。
蒸汽船只听起来很简单。
在船上安一个蒸汽机,然后以蒸汽为动力嘛。
实际上…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至少是要比造出火车还要更加困难一些。
年前在薛仁贵的催促下,凤巢那边也觉得有了些把握,就造了一艘铁皮船,在灞河落水,武珝还给它起了一个“鱼行龙”的名字。
所谓的“鱼行龙”,指的就是传说中,越过龙门的鲤鱼所化作的龙的名字。
武珝寄予了蒸汽动力的船只,一个能够像鲤鱼变作龙那般的美好愿景。
然后……
蒸汽船发动是发动了,航行了不到三里,就拦腰折断,横尸灞河之上,也幸好凤巢当时只是做试验,没邀请人过来围观。
船上的人也都做好了保命措施,没出现一例伤亡。
这让凤巢的那群读书人,一个个羞愤不已,本以为手到擒来、没有问题的东西,结果都落不了水。
亏他们还算了那么多的数据!
朝廷拨来的船匠们连连叹气,他们早就说了,这样的船没法跑、这样的船没法跑,可凤巢的那群读书人们不信。
我们计算出的结果没有问题,那就一定没有问题!
嗯…
也可以说是没有问题。
问题本身都沉了,那还有什么问题要去解决的呢?
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后,读书人们就变得谦逊了起来,有什么问题都会向船匠请教——当然,他们不会觉得计算、数据没办法解决船只的问题。
只是认为,自己这群人对船只还不够了解,模型做的不对。
一直到今年,过去将近大半年的时间。
凤巢的读书人才觉得有了些把握,把第二次下水提上了议程。
尹煊特意歇业半天,过去看热闹,不是,是过去督查。
上一次船只落水那么大的乐子,嗯…那么遗憾的事不曾亲眼目睹,这一次就一定不能放过。
灞河畔的船厂里,铁皮船缓缓下水——这种铁皮外包的船只,是凤巢那边提出来的想法。
单纯用钢铁铸造船只,这条路走不通。
铁现在是大唐最重要的资源,造铁路都还嫌不够用,还得紧巴巴地分一部分出来造枪支弹药。
用来造一艘全身钢铁构造的船只,那可就真的是太奢侈了。
所以凤巢就拿出来了这种…颇为妥协的法子,外装几乎都是铁皮包裹,只有一些关键部件,是用纯钢铁。
灞河岸边,围观了不少人。
尹煊来了,李渊几个小老头觉得也该走走,活动一下身子骨,就跟着过来了。尹露露也来了,骑着滚滚。
作为小弟的李治,自然得跟在大姐头身后。
作为凤巢负责人之一的武珝,也在现场,蒸汽船能不能下水、能不能开动,这决定了她手里的生意,能不能做的更大一些。
食肆里的读书人们也大多跟着跑了出来。
手里还拿着钢笔、本子,就等着蒸汽船下水,写上一篇骈文——上一个写咏火车的,可已经成了学社里的名人。
这不得抢住机会,写一篇咏船出来,说不定就能名留青史。
凤巢的研究员们很是紧张。
第一次下水失败,船体骨折,虽然中间又过了
半年的时间,可谁都说不好,这才只是第二次下水就能成功。
原本以为只是平平无奇的一次试验,谁能想到能来这么多人。
正阳公都来了!
这要失败了,脸得丢到益州去了。
可关键时刻,总不能打退堂鼓吧,为首的那个读书人深吸了口气,发布命令,蒸汽船下水,掀起滔天的波浪。
尹煊是知道的,他一开始就离岸边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