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五年进士,三年举人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所谓士农工商,这群读书人的地位其实相当高,当地的生员考中举人、进士的人数,甚至决定着官员的升迁考核。
任期内若是有人考中进士,批语至少也是长于教化。
所以一般当地的知县、知府都会对这些生员们十分上心,有的甚至会亲自提点管辖内的有才之人。
沈知白也不例外,她准备送这些生员们一份大礼。
还有时间乱嚼舌根,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五年进士,三年举人!
哼!沈知白脸上露出一抹充满恶意的笑,当然女子们也不能拉下。
鉴于现在女子,能走的路只有童子试这一条。
而现有的书籍并不太适合用于启蒙,沈知白准备写一本《声侓启蒙》以降低读书门槛。
这事要是做得好,是能惠及千秋万代的。
当然这个声律启蒙不是拼音,而是康熙年间的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不仅能有效启蒙识字,还能让人迅速掌握大量词汇。
毕竟这本书是经历了两千年的实践验证,一直流传于世,经久不衰。
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将这满屋子的人口、赋税案卷等册子整理清楚,在和那姓陈的交接清楚,尽快上任。
十二月的天气越发寒冷,冻得人手脚麻木。
小满贴心的点起了炭火:“小姐,您要找的管家婆子来了。”
“小姐好!”一排十位管家婆子纷纷带着自己最趁手的算盘前来。
“行,各位都是算账的一把好手,接下来三天我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
“没问题。”虽不知道这位知县为何上门借人,但是县里各家主母纷纷派了最得力的管家婆子前往。
毕竟谁家还没个女儿了?这位既然在此处为官,那怎么着也得为自家亲眷、女儿们博一个前程,此时结下善缘自然没错。
陈知县惬意的在房里喝着热茶,悠闲的哼着小曲儿,那堆积如山的簿子就让她慢慢看去吧。
呵,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群后宅女人能成什么事儿?
反正这口恶气是一定要出了,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看那侍卫能护她几时。
谁知仅仅五日,沈知白就召集了全府衙的人手,说是要正式交接。
陈知县优哉游哉的前去,见她手中只有一本薄薄的册子,身后一个竖起来的大木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不由冷笑,也能交接个啥?
知县作为一县之长,负责全县的政务,包括征税、治安、司法审判、劝课农桑等诸多事务。
三年下来所累积东西可不少。
“陈知县请。”沈知白居高临下,看着这个最早赶到的知县。
随后进来的衙役十分有眼力见的搬了个椅子放到一旁,没给他上前的机会,陈知县倒是不怎么在乎,坐下等着看笑话。
按理说整理书册、交接政务,甚至是各项事宜的进展都该由前任知县主动汇报。
可这姓陈的故意拖着,每日都有各种说辞,沈知白干脆自己动手,也省得他在给自己挖坑。
没过多久,县衙的人马全都到齐。
一个县衙之中,有官员三名,分别是八品县丞、九品主簿,以及九品县尉,也有县衙不设县尉而设巡检一职。
除了官以外,就剩下胥吏和衙役。
虽然陈知县还没有走 ,但县衙中的众人明显更加偏向沈知白,从哪些早已整理得十分有条理的书籍就能窥见一二。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么沈某就开始了。”沈知白扬了扬手中的小册子:“这里面记载着最近五年以来,清丰县的田地、人口、赋税、案件以及官府现有财产。”
“你能算的清楚?”陈知县嗤之以鼻。县衙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并不参与他们的争斗。
沈知白并不理会,只是示意小满将准备好的图纸放在木板上展示。
这图十分简洁,上面是一些曲折的线条,下面是长短不一的条状。
“这是啥啊?这也是什么画?”一个衙役懵了,小声问旁边负责文书起草的司吏,结果司吏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门道。
“这是一副柱状图,横向是年份,纵向是这几日所统计的数据。”沈知白指着图纸下半部分。
“咱们清丰县主要以农业为主,可用的耕地面积约为八十二万宋亩。除了雍熙二年因冻害,和今年受旱灾影响外,每年的产出大约在一百七十万石。
那么每一亩的产量在两石左右。但是最近这五年来粮食产量和税收都逐年递减,人口虽不足万户,却也在稳定增长——但土地几乎都没有增加。
这五年来县里的举子一共只有三个,进士一个没有。”
对照着那图,真是看的清清楚楚,数据几乎全部正确。底下县衙众人的神色各异,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