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第(3/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边请来洋人来驯马呢。”

    孝庄瞬间清醒:“这怎么能成?皇上喜欢西洋的东西和仪器也就罢了,咱们爱新觉罗家可是马背上得得天下,皇上这么做,八旗亲贵和铁帽子亲王们还不一致站出来反对?”

    “皇上具体做没做,奴才就不晓得了。”苏麻喇姑问,“老祖宗您要亲自过问这事吗?”

    “这自然是要问、也要给皇上敲个醒。”孝庄停了停,看着旧日里赫舍里先皇后坐的位置,继续道,“否则皇上操之过急,莫说上驷院不敢照办,就连我这个皇祖母都要担一个教导无方之罪。”

    “是啊。”苏麻喇姑共感,“赫舍里先皇后要是知道,九泉之下也难安呐。”

    “走吧,我们去书房见皇上。”

    “是,老祖宗。”

    *

    孝庄来到书房,果然看见玄烨站在一幅《骏马图》前面,深情一派豪迈。

    请安之后,不等孝庄开口询问,玄烨就先一步开口道:

    “皇阿奶,朕在纳兰性德的词作《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中读到这么一句: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觉得当真是好!”

    “皇上是动了请洋人来训练马匹的心思吗?”孝庄问,“别在皇祖母面前说是纳兰词作的引导,你的意思,皇祖母我明白着呢。”

    “孙儿,孙儿……”玄烨扶了孝庄坐下,“只是觉得洋人有洋人的可取之处,借鉴过来用一用也无妨。”

    “先不说洋人们的马匹跟咱们大清的马匹体型和习性不同,皇上有没有想过:直接采用洋人驯马师的后果是什么?那是跟大清的祖制过不去,朝堂上只会响起一片反对之声,没谁会认为康熙皇帝有远见                                                。”

    玄烨不服也不信:“敢问皇阿奶,朕将欲之举,不叫远见叫什么?”

    孝庄冷道:“在亲王贝勒和满朝文武眼里,叫做:忘本。”

    “就是因为那些保守派固执,朕的练兵强国之道才处处受限。”玄烨不满道,“难道皇阿奶就不与朕一样,觉得有些改革必须进行、有些人必须闭嘴吗?”

    “皇上着急,岂止是急给亲贵和大臣们看?更是急给天下的百姓看。”

    孝庄步步给玄烨讲道理:

    “可是皇上你想过没有?洋人远道而来,下船到港之后,我大清必定是要派出礼部官员迎接,百姓们要是看到——康熙皇帝不顾一切请了个洋人到上驷院当差,领的还是驯马的职务,他们会怎么想?他们只会说:大清没有人才了吗?皇上手下没有可用之人了吗?”

    玄烨一想,倒是忽然想明白了。

    “芸芸众生之口不会称颂朕,只会笑话朕;文臣武将之口不会肯定朕,只会失望于朕;吴三桂、郑氏集团和噶尔丹不会惊慑于朕,只会趁机于朕。”

    “皇上,你要学会拐弯。”孝庄心平气和道,“皇祖母我没有不让你改革上驷院,只是你要从内部选拔人才,不可再动启用洋人的念头。”

    玄烨一参合,明白了孝庄所暗示的“拐弯”一词的意思。

    “孙儿谢皇阿奶提点。驯马之事非当务之急,只是朕个人的一厢情愿,是朕有失格局,险些犯下留世笑柄。朕会将‘难局’拐弯为‘机遇’,另寻得当的强兵壮马之策。”

    孝庄露出了放心的神情。

    然后,她对玄烨道:“皇上,方才我去坤宁宫走了一趟,该暗想的和该缅怀的,我心里都有。赫舍里先皇后丧期满后,皇上再行考虑册立新皇后之事吧!”

    玄烨只回应道:“朕知道了。”

    而未进一步确认:孝庄是否已经有主张、或已经有合适人选。

    *

    夜间。

    沈宛坐着临窗的桌子边拨弄玻璃小弹珠。

    “月色如练,应看琉璃;青灯书侧,应对菩提(子)。”

    沈宛自语。

    总归这两样东西都是容若相赠的:

    琉璃小弹珠无暇剔透,只是那当中的不经意而成的五彩线条点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尽相似,斑斓吸睛。

    实心的多瓣菩提子则是相反,带着淡香,带着静心人的平荡,多为得始终而生。何以得始终?赠者未说,得者自参。

    沈宛托腮往月色正浓处看。

    广寒若有仙子,此时是否仍抱丹心在碧海?空对云母冷画屏。

    桂树侧若有玉兔,是否亏欠金蟾?银河夜夜终不渡,对月捐迷离?

    “如此月色,应凝在容若眸中。”

    沈宛想象着心上人的模样,此时此刻,他应是未睡。

    在渌水池边捧一掬月色、在明开夜合树下对足下月影、抑或是与她一样,就这般坐在窗侧染一身月华……公子都是美好的。

    沈宛作词一首。

    《映江南·定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