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谢漼骤醒,搁笔:“方才听闻传信。m.aiqqx.com西北诸地连遭旱魃肆虐,已逾两月滴雨未降,似此情形,恐致大旱。”
宋启面色凝重:“若遇大旱,百姓无以为食,必生乱象。曾闻往昔有大旱之年,饿殍遍野,易子而食,惨不忍睹。且旱情一起,盗匪亦会趁乱横行,劫掠乡野,危害社稷安宁。吾等身为国子监官员,虽不能亲赴田间抗旱救灾,然亦当尽己所能,出谋划策,以解君忧,亦为百姓谋福。缮之有何高见?”
谢漼:“依吾之见,当先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务使水流畅通无阻,可遣民夫并匠作往之,按力役之制,分拨工务。”
“再者,劝课农桑之事亦不可缓。当教民深耕之法,翻土以保墒,令水气蕴于土中,不致速散。又宜选耐旱之谷种,如粟、黍之类,速为播布,或能于旱岁亦有所收。”
宋启点头:“缮之所言极是。官府亦当筹备粮储,充实府库,以备荒年赈济。且民间亦须劝谕储粮,教以储积之方,使家有余粮,心不惶惶。”
……
二人促膝长谈,各抒己见,反复斟酌,终有了初步定夺。
可先让国子监学生们一道搜罗历代关于抗旱救灾的良策,一一甄别筛选,择取其中可用的,整理成册。再将今日的讨论,书写下来,一道呈送朝廷。
谢漼提笔蘸墨,工工整整地写于纸上。
日薄西山。
谢漼整肃衣冠,辞别同僚。
但见余晖洒落,映照于朱瓦之上,熠熠生辉。
谢漼轻舒一口气,迈向马厩,打马而归。
谢漼踏入院子。
寻真本来在榻上昏昏欲睡,听到动静,坐直了身体。
两人相视。
寻真下了塌。
谢漼:“今日做了何事?”
寻真:“练了会儿字。”
谢漼走至案边,探手拿起案上数张宣纸,垂眸翻看起来。
寻真还以为他要点评几句。
谢漼看完就放了回去,瞥及桌上沙袋,目光一转,落到寻真右手上。
她手腕上有一圈红印。
寻真下意识摸了下手腕,手往后背。
谢漼取起沙袋,似乎是掂了掂重量:“此沙袋于你而言,过重了。练字一事上,需得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寻真:“哦……”
谢漼铺了一张纸,示意她过来:“你写与我看。”
啊……
寻真走过去。
谢漼立于案侧,居然为她磨起墨来。
寻真瞧他一眼,谢漼今天吃错药啦?
他想干嘛?
寻真怀着警惕,落笔时身姿僵滞,手抖了抖,第一横便歪了。
知道谢漼在看,寻真硬着头皮写下去。
这字,比她最开始写得都不如。
她考试最讨厌监考老师站旁边!
写了十个字后,谢漼方开口:“停吧。”
随后,他移步到她身侧。
寻真一僵。
“再写一遍这个‘道’字。”
谢漼声落。寻真提笔,悬于纸上,正要落下,右手被捏住了。
一道麻痒之感如电芒顺着手背迅疾传开。
谢漼另一只手落于她腰间,微微施力:“书写之时,上身当正,肩背宜平,身不贴案,臂使七分力。”
“气息放松,不要紧张。”
气息喷过来,谢漼好像是贴着她耳朵说的。
寻真更紧绷了。
谢漼握着她的手,缓缓在纸上写下这一“道”。
笔画规整,起笔收锋皆有法度。
谢漼继续往下写:“此贴是我十二岁时所书,摹的是晋公之体。需注意三点,横画处顿笔,形状如骨,刚健分明。长横笔画,中间需提笔写细,两端粗重……”
谢漼垂眼,见她眼神发直,显然心思已飘远。
“认真点。”
谢漼大掌往前挪,盖住寻真的腹部,稍一用力。
寻真颤了下,转身,用力推开了谢漼。
谢漼才沾了墨,笔尖凝聚了墨汁,这一推,案上墨汁四溅,洒在纸上、溅在两人的衣服上。墨汁晕染开来。
室内陷入窒息般的安静。
月兰进来,见两位主子无声对立,气氛古怪。
一个垂头,另一个凝视着对方。
两人身上墨色点点,仿佛是不慎将砚台碰翻。
月兰心下一惊,忙退了出去。
终究还是寻真率先打破了沉默:“爷可要用饭?”
练字就练字,怎么还动手动脚。
谢漼默了片刻,搁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