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今夕(二)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覆折棠》
正值六月,艳阳高照。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只有那日光照耀着。顾景跪在地上,双膝早已失去直觉。他记了时辰,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
面前放了一盆冰,是里面那位担心他撑不住倒下特意给他的‘赏赐’。其实天气不算很热,只不过他一直跪着。哪怕面前有冰也没用,现在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同里面那位这般对峙了。顾景抬头看了眼天,亮得很,让他睁不开眼。
“咳咳咳。”
他忍不住低头咳嗽,外头有风,他很早之前就吹不得风了,一吹风就容易咳嗽。
两旁的官员见他咳嗽,立马关切问他。他没说话,只是摆了摆手,依旧跪得笔直。
没过多久,朱公公从里面走了出来:“顾相,陛下让你进去。”
他在宦官的搀扶下起身,刚一站起来,又很快的倒下。好在身边的宦官机灵,立马扶住了他。他的双腿已经没有力气了,全靠两边的宦官支撑着。
他又忍不住咳嗽了两声,他的身体在告诉他,他已经老了。顾景自嘲的笑了笑,想当初他带着阿棠去考察民间,他还能下田犁地。如今才跪上半个多时辰,却是站也站不起来了。
他颤颤巍巍地走进殿中,宋弘和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他。顾景没抬头,刚抬手准备行礼时,就听见上面传来声音:“不必行礼,顾相身体不似从前,还是坐下吧。”
话音刚落,一旁就有宦官端来一把椅子放在他身后。顾景俯身行礼,却没坐下:“臣不敢当,变法一事还望陛下三思。”
宋弘和抬手止住了顾景的话,悠悠开口:“顾相还是坐下说话。”
顾景顿了几秒,行礼谢恩:“多谢陛下”,然后才坐了下来。
见他坐下,宋弘和才慢悠悠地开口:“顾相刚刚说变法一事,要朕三思?”
顾景答道:“陛下,雍律运行多年从未出现过大差池。变法变数太多,西晋又虎视眈眈。此时变法易引发朝局不稳,臣恳请陛下三思。”
宋弘和沉默片刻,然后将一封折子让宦官给了他。
“顾相说雍律并未出现大差池,那你看看,这是什么?”
顾景接过折子看,里面是太常寺协律郎刘植被杀一案,刘植家人上书的控诉。案件已定,其实这封折子理当到不了宋弘和手上。但是刘植有位在后宫中的妹妹,外加陛下本就有心在此事上做文章。顾景心中早有预料,所有也算不上多么惊讶。
宋弘和继续道:“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刘植的家人一次又一次的上书。雍律若是完善,便不会有此事发生。并且这还只是闹到朕面前来的案子,类似案件不知还有多少。”,宋弘和停了停,话语中带着审视:“顾相作为参与者,难道觉得自己所著便是最好吗?”
“臣惶恐。”顾景立马站起来躬身回答,“雍律虽有不完善,但整体有助于大雍。变法一事风险极大,背后需耗费众多人力物力,大雍此时折腾不起啊陛下。”
宋弘和鼻息间传来一声轻笑:“顾相的意思是,朕既已知律法存在漏洞,也不应该去动,任用漏洞坑害百姓?”
“臣不敢。”顾景脸上虽惶恐,心中却想得很多。其实刘植一案哪有那般沸沸扬扬,此案刘植本就有错在先。只不过皇帝说严重,那只能严重。他继续道:“臣斗胆提议,陛下既觉得雍律有漏洞,不如下旨完善雍律。既免去了变法风险,也能利于百姓。”
宋弘和再次沉默,他眉头微皱,好似真的在思考。但顾景却知道,他不过是在表露一副这样的模样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顾景才听到宋弘和淡淡的声音:“可是这些怨气,朕又该这么平息呢?”
转了一圈,终究还是来了。他跪在门口时就在想,宋弘和究竟想干嘛。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他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不过是想不损害他的形象的同时,又逼他一把。
宋弘和看见下面的人将衣服撩起跪下,然后双手缓缓伸向头顶的乌纱帽。顾景就这么看着宋弘和,宋弘和在他手伸向乌纱帽时。眼睛微微眯起,露出鹰隼般犀利的眼神。
顾景将乌纱帽取下,双手放到自己面前的地面上。然后俯首道:“臣自知立法疏忽,今自请辞官回乡,还望陛下恩准。”
宋弘和站起身走到顾景面前,他捡起被放在地上的乌纱帽,然后一只手将顾景扶起:“顾相这是何必,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就辞官,朕不允。”
说罢便拿起乌纱帽,想重新戴到顾景头上。
顾景躬身,错开了那顶乌纱帽:“陛下,臣已年迈。对于朝政,早已有心无力。如今还乡,乃臣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还望陛下恩准。”
宋弘和眉头紧皱,盯着顾景看了许久后才开口:“既然顾相心意已决,那朕允了。”
“至于顾相所言变法一事,朕会再想想的。”
“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