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隐剑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相较于经文,神通实在是轻之又轻。www.zuiyanwx.com

    哪怕神通是完整的,经文是残缺的。

    对于一方族群或是一方大势力而言,价值仍旧是经文在上,尤其是没有皇道经文传承的族群与大势力。

    经文残缺,并不代表经文就失去了价值。

    哪怕是残缺的经文,也可以参悟其中的奥义与真谛,最后进行汇总,完善到族群或是宗门世代传承的经文之中。

    经文的编写,远远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更加不容易。

    一篇经文,哪怕只是最低级的九品启蒙经文,其内在也蕴含着深刻的“道”与“理”。

    经文虽与境界一一对应,但这并不意味九品经文的创造者就是初入第一境界的小修士。

    事实上,初入一境的小修士就连修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说不清楚,又怎么可能有资格编写可供后人修行的经文?

    真正拥有资格编写经文、开创神通的,最差也要是半圣层次的大修士。

    像是宋祁在刚刚踏足修行之时,习有一门收刀技,名为离人怨。

    在离人怨的系统介绍中,就将其称之为是一代刀道大师的封刀之作。

    早先宋祁也不懂。

    他单纯的以为七品武技就是脏腑境的武者所创。

    毕竟以当时的天地环境来看,脏腑境武者确实也担得起这一声大师。

    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门离人怨刀法乃是一位高劫半圣的晚年之作。

    那位半圣层次的刀道大师,倾尽心血,在摆脱了自身所修一切刀法的影子之后,从无到有,创造出了离人怨这么一门刀法来。

    虽然离人怨的品阶不高,只是下三境的小武技。

    但却独一无二,是真正专属于那位修士的神通,诠释了他的“道”与“理”。

    这是前贤留给后世人的传承瑰宝,也是前贤自身所在追求的浪漫与风流。

    每一位修士都希望能在临终之前着书立说,传下自身的“道”与“理”,名流万古。

    不过事实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修士实在是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修士,对于修行只能做到“知其然”的地步,根本无法做到“知其所以然”。

    能够留下一门神通传世,便已经可以称之为大风流。

    因为同一品阶的经文编写难度,要远远超出神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而宋祁当初所修行的四品经文镇狱经,便是严鸿雪在进入封印之前所创下的得意之作。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严鸿雪一位堂堂的九劫半圣,会在自己的“墓穴”中放上那么一本“不入流”的经文。

    四品是不高,但那可是严鸿雪在成圣前的集大成之作。

    也是严鸿雪为自己有可能醒不过来所准备的遗书。

    很多圣者单独编写经文,也不过只是四品而已,所以严鸿雪对这本镇狱经简直是满意极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严鸿雪自是要把这篇镇狱经广而传之。

    圣境之下的经文编写尚且如此困难,到了圣品之上,更是难如登天。

    每一篇圣道经文的编写,都是不知多少位圣者,经历过多少个小时代,前赴后继,反复打磨,方才真正问世。

    根本不是寻常修士想象中,一位圣者将其毕生的修行一汇总,就成为了一篇圣道经文。

    那圣道经文未免也太不值钱了。

    王道经文亦是同理,非一王可撰。

    一篇真正的王道经文,至少要经过三代以上的高重天王者,历经十万年的打磨,才会向后人进行传承。

    否则经文根本就不够清晰,不够具体,更加不够高瞻远瞩。

    会大大降低修行者的上限。

    与其修行这样的草创、粗纲,不如直接修行古老时代早就已经打磨完整的经文篇章。

    在大荒的古史中,历来不少有生灵偷学禁法,随后被整个圣地举教追杀的故事出现。

    法不轻传,法不外泄,固然是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几年的功夫就把人家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传承给偷窃,换成谁能够不生气?

    其实真正具有资格,单独编写完整经文的,唯有证道皇者。

    皇者打破极境,走遍了全部的修行路,攀登上不为人知的巅峰。

    只有立身于这样的高度上,才是真正的高屋建瓴,融会贯通。

    但皇道实在是太过于高远,传承尤为不易。

    皇道经文只可以用道语进行书写,看似可为万物承载,实则万物皆难承其重。

    个中真意,必要有皇道意志首肯,方可感悟。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真正的皇道经文,不可能广传天下。

    除非有哪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