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琅勃拉邦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高铁D87七小时从昆明到琅勃拉邦后,一路穿越热带雨林后,是极慢而舒适的节奏。www.yisiwx.com

    琅勃拉邦曾被法国殖民。物价极其便宜,一百元一天花不完。老挝是一个适合穷游的国家,也适合第一次近处出国或只会说汉语的人。笔者认为是除了曼谷之外的东南亚最佳。这里安静安逸,有山有水有文化。

    琅勃拉邦的老城有许多法国人和橙色袈裟的本地僧人。主要活动区域就是湄公河附近。如果在网上订酒店,下车后酒店小哥已经在车站等待。突突车是从酒店入老城的主要免费渠道,打电话直约即可。作家村上春树曾长期旅居琅勃拉邦,他住在安缦酒店。在老挝,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写出了旅行散文集《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

    可以看看村上春树如何描写老挝琅勃拉邦:

    “由于没有从日本飞往老挝琅勃拉邦的直达航班,所以得中途转机。大多数人会将曼谷或者河内作为中转地点。我自己是在河内住了一晚,当时有越南人一脸不解地问我:“你干嘛跑到老挝去呢?”从他的话里可以读出言外之意:“老挝到底有什么会是越南没有的呢?”

    “是啊,老挝到底有什么,这大概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就算这么问我,我也无法作答。你瞧,我不就是为了寻找那个“什么”,这才要动身赶到老挝去的吗?而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

    我的目的地琅勃拉邦位于湄公河畔,是个颇为小巧的城市,和小城本身相比,只怕郊外的飞机场稍微更大一些。如同玄关高大气派,而房间却很少的人家。似乎穿过客厅,拉开里面的门一瞧,已经到后院了,那儿没有高层建筑和购物中心之类,没有星巴克、麦当劳,也没有停车计费器,甚至连红绿灯都没有。

    就在琅勃拉邦小城前方不远处,湄公河名副其实地滔滔流过,琅勃拉邦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是由湄公河养育起来的城市。这条长长的大河纵观老挝国土,滋养了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水产,也成为珍贵的交通要道。湄公河看来与河畔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契合,紧密相连。这条宽广的大河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在河流面前,或者说在河流之上,我们这些旅人无非只是匆匆过客,是幻影般的存在。我们来了,欣赏过风景又离开,仅此而已,甚至不会留下一缕痕迹。乘船溯流而上,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很快我便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触,仿佛自己这个实体正在一点一点地毫无缘由却又确凿无疑地变得稀薄起来。”

    “登上位于琅勃拉邦小城正中的普西山(得徒步爬上328级陡峭的台阶)。可以遥望在葱茏密林间蜿蜒蛇形的湄公河,站在那里纵目远眺这条大河,和站在岸边就近观察时的印象截然不同。夕阳映照下,这条闪耀着金光的河流圣洁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那里似乎有一种流逝的时光放缓了脚步般的宁静。暮色渐深,佛塔上方开始闪现白色的星光。鱼儿们在河底准备安眠——如果湄公河的鱼儿是在夜里睡觉的话。”

    “因为寺院众多,僧侣当然也很多,身着鲜艳的橘红色僧衣剃着光头的僧人们在城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方向来来往往。他们非常安静地赤足行走,脸上浮现出柔和安详的微笑,轻声细语地交谈。橘红色僧袍配上缠在腰间的明黄色腰带,鲜明醒目。”

    “关于布施,街上的人们早早准备好糯米饭,等候着僧人们列队沿街走来。这种仪式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我觉得实在麻烦,不过在清晨托钵出门的僧侣们从不懈怠。琅勃拉邦,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老挝说起来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民间的佛教信仰却超越了国家体制的地方,根深蒂固又淡然自若地像湄公河的水永不断流那样,一如既往地发挥着作用。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体验嘛,也在凌晨天没亮的时候端坐在路旁,给僧人们施舍糯米饭。嗯,尽管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然而亲身做了一次,便能感同身受,不可思议地体会到了这种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力量,感受到它的货真价实。宗教家常说一句话:“哪怕只是徒具形式的模仿,只要亲身坚持下去,有朝一日就会变成真实的。”说不定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人们就在这湄公河沿岸讨生活,意识和心灵似乎与奔流不息的河水共生共存,大多是听天由命的,然而有时又是坚韧不拔的。”

    “我在这座小城里遇到的人,个个都笑容可掬、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信仰坚定,主动向托钵的僧人布施食物。他们爱护动物,街上到处都是许多狗和猫。优哉游哉自由自在,大概也没什么精神压力。狗儿们面容柔和,几乎一声也不叫。那模样看上去甚至让人觉得是在微笑。美丽的九重葛仿佛水量充沛的粉色瀑布,在街角缤纷地盛开。”

    “老挝到底有什么呢?对于越南人的这个疑问,我眼下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要说我从老挝带回来了什么,除了少数土特产,就只有几段光景的记忆了。然而那风景里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触感。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人们的说话声萦绕在耳际,我能回忆起那时候心灵的颤抖。这正是与寻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