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马六甲和修铁路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工承担的,包括合恩角花岗岩石墙、布鲁默深槽、内华达山脉隧道等。“华工面临极其紧迫的工期、开山凿岭的艰难以及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他们用最简陋的工具承担着最艰巨的关键性工程。”在施工难度最大、最危险的加州西拉内华达山西侧合恩角,这些或许此前从未见过雪的中国南方人经受住了暴风雪的考验,在高达3000英尺的悬崖上,腰系绳索,身悬半空,用锤子和钢钎等工具和炸药爆破,一寸一寸凿穿坚硬的花岗岩,铺上铁轨。
据学者研究,在这些工程中,数以千计的华工因山石爆破、隧道塌方、暴风雪灾和其他事故而丧生。资料显示,1870年6月30日,《萨克拉门托报道者》曾登载一篇题为《运送遗骸》的新闻报道,其中提到,从西段铁路沿线运来的中国人骸骨总重量约为2万磅。基于这篇报道的数据,根据成人骨头重量约占体重14%这个比例,假设那时中国劳工的平均体重为119磅,2万磅可换算成1200具骸骨。
这是非常惊骇的记录。笔者在本书22章和32章反复提到马六甲到马来西亚。从马来西亚群岛到印度尼西亚,再去大洋洲,但这条路由于在板块间隔,一般走航空线路。也就是穿白令海峡到阿拉斯加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北部城市达尔文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海相邻,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两国之间的边境距离非常短。但是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及印度洋洋流复杂,一部分最终加入副热带西边界流-厄加勒斯海流。在非洲大陆南端,只有一小部分水体通过厄加勒斯溢出流可以渗透到大西洋,大部分水体转向东,以厄加勒斯回流的形式回到南印度洋。然而,该水体的去向目前尚无具体研究,可能通过南极绕极流一直向东,回到太平洋。另外,部分ITF水体会在东印度洋向南转向,加入东边界流-鲁文海流,可能会通过澳大利亚南部狭窄通道回到太平洋。
澳大利亚总有肢解印度尼西亚的倾向,但这是国际战略领域,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