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故渊东望(1)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毅韪帝的谥号是一个平谥,毅是美谥,韪则是恶谥,正如他看似为天下公,实则为渊家私的一生。www.feiyange.com

    毅韪两字,不光是渊明对父亲的评判,也是世人对于他的评判。

    可如果毅韪帝功过还可以相抵,那渊明则愧对了自己那个明字。他要求渊贺在自己死后,不必对自己追封谥号,也不必再提及明字。他此生庸庸碌碌,谨小慎微,如同麻雀,待他死后,就让史书用雀帝二字代指他,不必多费笔墨。

    渊贺遵照了父皇的指示,但随后将“雀”字中代指“麻将”的这一部分从煜国的字典中删掉了。皇帝表达了态度,百姓也就不敢铤而走险,慢慢“雀”字中的另一个民间寓意就随着渊明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一旦历史开了倒车,问题就会特别容易显现出来。

    渊明自己说一生庸碌,然而他接管的可是大战之后百废待兴的大煜。从百废待兴到第一强国,整个阶段都是从渊明的手中完成的,如果说他没有本事,那渊家历代的皇帝中可能都是废物了。

    渊明不简单,渊明的六个儿子更不简单。所谓龙生六子,各不相同。六个儿子性格迥异,偏偏又都是自己领域内的佼佼者,渊明在时众子尚且和睦,若有一天渊明退下帝位,那这群儿子们必将掀起一场围绕着“权利”的腥风血雨。

    渊明自然不会什么准备都不做便贸然让出皇位。这些年中他一边培养着儿子们的野心和才干,一边将权利不断下放给两位老臣。对于实权的垂涎让这群儿子逐渐变成了红着眼的饥饿野兽,但碍于父皇的存在只能强行忍耐,甚至还要讨好两位老臣,显得自己皇室正统的身份都有些奴颜媚骨起来。

    这两位乃是大煜的三朝老臣,参与过50年前的“兴国战争”。一位叫霍天驱,一位叫耿精忠,在兴国战争末期,两人曾一度被称为“帝国双壁”。

    虽然如今韶华逝去,可为臣之路已然让他们走到了极致处。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老虽然把持了军政大头,但唯独另一条大煜命脉,也就皇家的经济产业他们是没法动的。

    这些垄断的行业全都掌握在几个皇子手里。他们本就对皇位垂涎已久,就等着看两个老家伙力所不逮时央求自己出资,借此拉拢二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济的支持,二老想做什么都会捉襟见肘,更别提想绕开皇家做些什么。而这也就是渊明唯一留给皇子们的底牌,通过这幅牌要怎么赢下这一局,就是他们称帝之路上的最后一道“考题”。

    然而渊明此举,确实置百姓于不顾了。

    很多在底层的福利机构,全都因为渊明的这道“考题”难以运作,只因为皇家产业不肯放款。

    即便好不容易过了财政审批者一环,可到了政令发出后,在那些资本的层层盘剥下,能用作福利事业的经费不光少得可怜,并且还在逐年降低。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帝国双壁”也逐渐和“贪污腐败”画上了等号。

    为了开源节流,两位老人在得到渊明默许后,只能将社会福利转到皇家经济体系内,让皇族承担赡养百姓的义务。

    看似撒手不管百姓死活,实则这是帝国双碧的一计阳谋。

    几个皇子不管是谁要上位,都必须得到百姓拥护。所以他们不怕渊家这几个小子躺平摆烂,反而还怕他们争得太激烈,把百姓的胃口养大呢。

    突然接管了整个大煜的社会福利系统,几个皇子也是手忙脚乱。原本他们只经营皇族垄断的产业,如今涌入庞大的工作量差点冲垮了他们的公司。

    情急之下,几个皇子纷纷将这些工作外包,下发到了其他私企的手上。

    这些私企多半是皇子们自己派系里的成员,也有一小部分是竞标走的,然后再层层下发给更小体量的公司。

    然而剥削的层数越多,越容易滋生腐败。

    谁能相信,在大煜帝都的老城区,没有一家福利院是真正在收养流浪儿童的?所有的福利院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甚至照着地址去找都找不到。

    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每个月去吸渊家这只吞金巨怪的黄金血液。

    当然,这种事情一般都在发展落后的区域才会出现。

    有钱人扎堆的新城区,不管是市容市貌还是福利设施,那都是老城区远远比不上的。就连最基本的办事效率和劳动保障都是老城区的十数倍。

    那些好颜面的老爷们,随便从嘴里抠出些剩菜剩饭,都足以养活三四家儿童福利院了。他们眼里不容沙子,更容不得有碍市容市貌的流浪儿们,所以花点小钱把他们聚在一处统一管理,甚至资助他们上学,等他们将来毕业了再为自己打工,何乐而不为呢?

    这群“乐善好施”的有钱人就像是远古时期的牧民。那些牧民为了放牧,于是不停在草原上迁徙,哪里的青草长好了就搬去哪里。

    而这群有钱人则是,城市发展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购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