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第(2/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恢复各种大小青/楼外,还更加的变本加厉,大小/妓/院的数量至少翻了两番,“从业者”增加了三四倍不止。

    每日傍晚,巷前文人骚客川流不息,巷内灯火彻夜通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巷前巷后,专治花/柳梅/毒的广告遍贴墙壁,而卖保/险/套(材质多为丝绸、鱼膘、羊肠、麻布、橡胶等。)的生意亦深入巷内,成了兴隆买卖。

    这并非好事。

    这说明妓/女、娈/童大多染有性/病,不如从前严格,已和二等妓/院相差无几了。

    二等妓/院:

    在离城市繁华地较远的地方。多为“六陈粮行集中地”(指的是粮食行业中,经营特定六种粮食:稻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的店铺或商行较为集中的地区)。

    (这些粮食因可以长期储藏,故称为“六陈”。)

    妓/院老板为了迎合粮主、往来的粮商、车夫,妓/女、娈/童大半是本地人和从附近各地、越/境走/私拐/骗而来的幼童。

    一小部分是年岁稍长、有初期梅毒、降为二等的妓/女。

    另一部分是自愿搭伙的暗/娼,门外壁间或门内影壁上亦间有书写某某书寓字样。

    营业上没有“一等妓院”的种种规矩,不分昼夜,均可成交。

    初期高堂藤规定每夜住局为制钱五百铜钱(大概相当于能够购买四只农家走地坤)。

    后为银子3~6钱不等。

    白天关门(也称拉铺)和上盘子,均为1钱银子,妓/捐每月按收入20%缴纳。

    糟糕的状况是。

    每一妓/女只占无窗小屋一间,室内一桌一床,一褥一被,夜间添灯一盏。

    除非有客,茶壶茶杯也难见到,是为防妓/女、娈/童不堪屈辱,用瓷片割腕自杀。

    油灯亦不用煤油,怕其绝望之下点燃屋子,玉石俱焚。

    门上例挂白布一条,布帘放下,说明有客。

    游人在布上用手指上下一划,妓女即得出屋见客,名为划帘子。

    布帘高悬,妓/女立于门前,便是许多影视剧,以及老照片里的剧照。

    本以为是夸张了,实际上,那些拍摄还是“婉约”了。

    在老板威逼下,妓/女站/街不算,还要唱《打/牙牌》、《十/八/摸》等种种不堪入耳的淫/荡曲调,勾引游客。

    嫖/者不用点名,即可上前问话,以至调笑谑骂,要价还价。

    在打茶围(‘放炮’阶段)时,卖鲜果、茶食、糖葫芦的小贩,亦可入内兜揽生意。

    所以五色人等,来往不绝,日夜喧闹,门庭若市。

    胡同之内,只要不挂“此系民宅”牌子,不管有没有“某某书寓”的标志,挨门挨户通行无阻。

    地方上的流氓、光棍、兵痞、二流子,时常寻衅生事。

    稍不如意,便拳打脚踢,或因醉酒打架斗殴,日必数起。

    可怜妓/女、娈/童们挨打受气之余,仍不得不饮泣忍痛,装陪笑脸,以免跑了顾主,而受老板的拷打。

    三等妓院:

    已经接近或干脆建立在城外,从这一档起,妓/院的字号就寒碜多了,叫室、叫班、叫店,甚至叫下处。妓/女大部分是半老徐娘,在二等妓院染有严重性/病,减价转卖而来。

    脸色铅青,颈腭肿大,四肢发热,声音破哑。

    一部分是廉价死契买来的外县农家妇女。亦无不染有梅/毒,且多在二期阶段。

    但在老板种种的体罚下,不得不面涂厚粉,以浓妆遮掩,挣扎接客,苟活人间。

    这里不上盘子,日夜均可性/交。

    收费则更为便宜。

    嫖/客多为车夫、小商贩、无业无家的流浪汉,或由外地初来被人引诱或因好奇涉足的商人。

    门前没有标识,日夜挂白纸所糊的灯笼一盏,出入由其下经过,因而俗称为“钻/灯笼/底”。

    游人入门,一被妓/女发现,即群起包围,你拉我扯,争夺顾客。

    往往在厮闹不可开交之际,掏取钱物,或脱去衣帽,以至解掉腰带,扔于屋内,使你不能不住局拉铺。

    然春风一度,不染梅/毒,即得淋/疾,可以说无一幸免。

    四等及以下(不入流)妓/院:

    四等在城外荒郊一带,官道两旁,放在现代算是“城乡结合部”(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

    五等妓院在从官道分流出的荒道小径一带。

    这些妓女均已接近梅/毒三期(三期为晚期,虽然梅/毒不会直接导致人死亡,但会诱使人滋生各种并发症和器官衰竭,同样威胁生命)。

    几乎给钱就卖。

    住房多系茅草低屋,或高粱秆搭成的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