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韩信之言不可信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项羽在信中继续列举韩信的不是:
第三,韩信的手下蒯通,曾经劝过韩信三分天下。m.julangge.com
关于此事,有我军之密探汇报如下: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
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
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
对曰:“愿少间。”
信曰:“左右去矣。”
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韩信曰:“何为也?”
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一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
“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
“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
“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
“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
“当今两主之命县(通‘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
“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蒯通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
“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
“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汦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擒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
“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
“愿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后数日,蒯通复说曰:“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久安者,鲜矣。”
“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
“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乎,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