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乙巳年,十月十一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乙巳年,十月十一!
是日,大风!
北平城外,狂沙肆虐。
此前,在九月中,朝廷已发布公告。
以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右侍郎于谦等人为首,上奏大明宗庙,携当朝太后旨意,于危难之际,尊郕王朱祁钰为大明新皇,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九月底,大同城急报!
也先率领瓦剌大军攻击大同,传言,太上皇朱祁镇亲自于大同城下拍门呼喝。
十月初,大同城坚壁清野,也先攻城不利,转攻白羊口,紫荆关。
十月八日,白羊口沦陷,守将战死。
十月初九,紫荆关腹背受敌,是日,紫荆关沦陷,守将战死。
与此同时。
北平城三十里外,高山之上。
营帐之内的气氛从明军军情传来的那一刻开始,突然间变的压抑。
“曾祖,爷爷,我们为什么不出兵?”
朱瞻基有些想不通,紫荆关和白羊口连番沦陷,守将亦是战死。
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的。
眼下的情况,他们大明联盟是有兵的,不过区区也先而已,只要朱元璋和老朱棣动手。
那至于也先能如此放肆!
朱元璋和老朱棣相互对视了一眼。
对于他们来说,有些事情是必须做出取舍的。
若是他们赶在也先攻击紫荆关和白羊口的时候出击,到时候虽然可以击溃也先,但却不能完全将对方留住。
如今整个北方已经彻底敞开,他们大军一旦出现,也先自然也不是傻子。
事不可为,对方会退的!
只有等对方进入北平城,到时候他们分兵两路,联合包围,便能将也先完全困死在北平城下。
如此,方能一战而定乾坤。
“瞻基,将那些忠贞之士的名字都记下来吧,等此战结束,朕会告祭他们,若是他们之中有后辈的,朕也会做主让朝廷替他们奉养!”
“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也先和那些草原部族,朕吃定了!”
“他们既然敢侵我国土,那么便要付出血一般的代价!”
“朕此战,欲灭族除根!”
老朱棣脸色发狠,边上的朱元璋亦是长出了一口气。
“四儿说的没错,小子,那些将士们的血不会白流的,我大明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忠贞之士!”
“咱会做主,让他们后辈衣食无忧,大明会替他们养育子女,咱会在那些将士们牺牲的地方,设碑,让往后所有的大明子民,都记住他们的名字!”
对于紫荆关和白羊口的将士,朱元璋和老朱棣都有些可惜。
但身为帝王,他们也必须做出应有的取舍。
如今,整个北方的百姓基本都已经撤离,挡在也先面前的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北平城!
他们之所以没有急着动,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当今朝廷会如何做。
对于朱元璋和老朱棣的选择,顾渊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看法。
朱瞻基毕竟有些年轻,他还不是以后的宣德皇帝,初闻军报的时候,整个人正是热血上涌的年纪。
顾渊则是不同,一方面他从史书上看过太多此类的描述。
史书浩瀚如烟,纵使帝王将相,也不过寥寥数笔的描述。
除了一些特殊的将领,大部分的普通将士,或许连一个名字都留不下来。
但这些人,却也在史书记不到的地方,书写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心里虽然有些惋惜,但朱元璋和朱棣两人的承诺,却也表明了那些人不会是白白牺牲的。
或许。
对于那些将士来说,为国效忠,战死沙场,本就是他们的宿命。
能被后世铭记,能被刻碑立墓,后辈子孙能被朝廷奉养,想来他们也会无憾的。
同一时间。
北平城。
紫荆关和白羊口沦陷的消息,自然也跟着传递到了京师之内。
整个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
也先携带大军来势汹汹,有人提议迁都,放弃北平,返回南京。
这般提议出现,朝堂上一大票朝臣都跟着赞同。
直至,兵部右侍郎站出来指着一众迁都派,破口大骂。
“陛下,请斩此獠!
当今之际,凡言迁都者,皆是祸国殃民之人,此等之策,乃是亡我大明之社稷!”
……
“于卿此言,便是朕之心意!”
“如此国难当头,诸君当与朕,同守国门,再敢言迁都者,立斩不饶!”
才刚刚称帝的朱祁钰,这一刻,展现出了身为皇帝的威严。
身为朱家的子孙,血液里便没有退缩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