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吕雉、武曌、刘娥若处于同一个时期,谁强谁弱?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其实这里面存在了一个客观现实问题。
那就是刘娥所做之事,宋真宗赵恒是知晓的。
宋真宗临幸了刘娥的侍女李氏,侍女李氏生下了一个儿子。
刘娥便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这也成为传说中“狸猫换太子”。
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若说宋真宗不知道里面的猫腻,除非告诉我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也许这一切是宋真宗设的一个局也说不准。
可能是赵恒太想让刘娥做皇后了,为此他就和刘娥谈了自己的计划。
刘娥也没有好的办法,就依了赵恒。
这也是我的一个大胆的猜测。】
【而至于武曌扼杀自己亲生女儿的行为,前者她并没有和李治说过。
她这么做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压倒王皇后。
没错!她确实做到了!
也慢慢地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此时看着日记内容的武曌嘴角比AK还难压!
气的浑身哆嗦。
东汉末年兖州境内。
蔡琰看着日记上显示的内容,她的嘴角也是难压!
只不过,她的心情和武曌是截然不同罢了!
“夫君真是够坏的,逮着武则天一个人薅羊毛,相信她看到日记后,一定坐不住了吧!”
此时,江白若是在她的身旁,一定会给她竖起个大拇指。
这个“薅羊毛”他一共就和蔡琰说过一次。
没想到,她却在此时用了出来。
【宋真宗的5个儿子全部都夭折了,所以赵祯就成了宋真宗当时唯一的儿子。
刘娥也以此实现了真正的“母凭子贵”,成功问鼎皇后的宝座。
成为皇后的刘娥,不像其他女人一般,在后宫内搞什么宫斗。
而是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政事上,成为了赵恒的幕后帮手。】
【刘娥知古通今,熟知政事。
赵恒每天批阅奏章,刘娥就侍随在旁,为其分忧解劳。
《宋史》中记载了这段情景。
公元1020年,宋真宗病重。
政务奏折基本上都是由刘皇后处理。
这也为刘娥日后垂帘听政打下了基础。
随着宋真宗疾病加病重,他干脆下诏:
“此后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
两年后,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
当时的太子赵桢还不到12岁,执政能力不足。
皇太后刘娥便开始了自己长达14年的临朝称制生涯。
由此可见其有很强的政治野心。
刘太后掌权后,她首先加强了与宋仁宗赵桢的母子关系,不许任何人离间。
其次,她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
她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追封了刘氏祖宗,并积极地与刘氏士大夫结亲。
刘太后当政十一年,也做了不少大事。
她恢复了太宗时期设立的理检院,创立了立谏院,曾先后六次下令严惩贪官污吏。
她批准成立了最早的官办纸币发行机构--交子务,发行官交子。
她还热衷于办学。
在她的倡导下,创办了一些府州学,成为“庆历兴学”的先声。】
【不过,女主听政并不被正统接受。
刘太后在垂帘时也不得不许诺“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
可当宋仁宗赵桢到了到及冠之年(二十岁),刘太后依旧没有还政的意思。
面对内外大臣要求仁宗亲政的呼声,刘太后充耳不闻,不予理睬。
公元1033年二月,宫中举行祭太庙大典。
刘太后感觉自己大期将至,想要在生前穿一次皇帝的龙袍,惹得群臣哗然。
刘太后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步入太庙行礼。
仪式结束后,刘太后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
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她这是想在临了过一把女帝的瘾啊!
有大唐武曌武则天给她做榜样,她仅仅只是过一把穿天子服饰的瘾。
表面看她并没有学武则天那般趁着太子年幼,自己直接称帝。
这也是她最终能列入十大贤后之列的一个因素吧!】
【至此,刘太后彻底还政于儿子宋仁宗。
同年3月,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享年65岁。
宋仁宗召集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
参知政事薛奎回答说:“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