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17章 留宿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寻仙》 

    这一趟下来她赚了两万六千文,有了这些钱做底,她没有再去贩鞋,一袋子鞋只够路费,不太划算。贩些吃的呢,路途太遥远,走到地都坏了,自己一个人也是不能运的。她思来想去,最终只背了包袱上路,两万多文够她用两三个月了,途中再看看能不能也接些小商队的活,能支撑她走到怀安就足够了。

    从下山到江陵,她走了有半个月,路上的行程无非是日出起身,日落前找到客舍住下,日复一日即可。跟着李家车队的日子还不错,可这样的幸运太少见了。后面她又跟了两个车队,都是等了一天才碰到,而且对方知道这些行人和小商贩想要庇护的打算,待人一点也不客气,一个县的路程要她八十文,都比关税还贵了。

    最让人感到不适的还是那商队领头的眼神,见丝寻是一个小姑娘便一个劲地朝她这边瞧,有时候还和周围人说些什么,然后便哄笑起来。那领头的还试探着问丝寻要不要去前面,被她冷冰冰地拒绝了。她依旧走在最后面,跟着几个驮着大包袱的叔婶她心里还安心些。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丝寻咬着牙跟他们走过这段路程后大松一口气钻进了客舍。她想着以后跟车队还是得多打量一下领头人,冷漠无情些都不是问题,只怕碰到口腹蜜剑的,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怀着这样的想法,她也不急着出发了她的前一段路就没有跟商队,反而在路上偶尔搭了几个赶路的行人一起走。那几个行人见丝寻是小姑娘,起初也不太想同她一起赶路,无非是担心她当了累赘、赶路慢之类的,但后来看丝寻举止爽朗大方,走路比他们还快,便同意了搭伙。

    转眼又是十天,下一个落脚点就能进归州了。驿道客舍里,丝寻安静地坐在窗边喝茶,时不时抬头看向外面,神色凝重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眼见她在客堂里坐了一天,伙计就趁着人少的空隙凑到她身边,颇为好心地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得知她想等商队一起出发时立即摇了摇头。

    “这两天姑娘可是等不到商队了。”伙计说。

    丝寻忙竖起耳朵:“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伙计趁机坐在她对面歇脚,顺便跟她说起近来的情况。丝寻才出江陵三个县,不太清楚归州这一片的情况。她原是打算顺着这条主驿道直接到达秭归,但是前面要经过一个平谷县。按照伙计所说,这个平谷县最近闹了涝灾,周边村子都乱成了一锅粥,县令正忙着一边开通渠道一边安置灾民。现今这条驿道正等着州里运送些大夫和物资过来,往常经过的行商都绕了另一条道,打算从兴山县那边走。

    “这一路来我怎么没听到平谷县涝灾的事?”丝寻不解道。既然伙计都知道进来平谷县闹了灾,那她跟随商队走了这么久,应该有所听闻才对。

    伙计“啧啧”两声朝她摆手:“从外地来的哪能这么快知道呢?大家都是一人一嘴这消息才传了出去,像兴山县,那是近了些,但有山阻隔,当地人哪里很快就知道隔壁县发生了什么呢?”

    丝寻经他一提,想起了师娘曾交代她传递信息的事。据她对地图的了解,师姐们是以北浮山为中心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地间有远有近,怎么能保证每个月都能准时将信件传到北浮山,而且是一月一传?师娘说大师姐会教自己传信的方法,那必然不是靠骑传递,否则每月一传,信使岂不是终年在路上,连马也受不了这样的来回奔波。

    “小哥,这地涝灾的事朝廷应该会知道吧,从这儿到朝廷大概多久能到?”丝寻问他。

    “那要看你怎么走了,骑马驾车还是步行,从这儿连到京城除了陆路还有水路呢,普通人走走停停要三个月吧。如果是朝廷的人那就快了,二十天就到了,主要是没这么多关卡,一路通行能不快吗?”

    丝寻又从他口中打听了归州的一些事,这才回房歇息去了。既然平谷县有涝灾,她也打算从兴山县那边绕过去。归州不大,她想着穿州而过大概也就半个月的时间。

    在客舍又休息了一晚,天一亮她就朝兴山县走去。

    兴山县因为山多的原因,栈道歪歪扭扭,这路程绕得就长了。丝寻想着穿过归州也快,于是在一个分岔路口,走进了另一条还算平整的小道。这条路上一客舍的伙计告诉过她,比栈道要短不少,就是要穿过两个村子。村子她再熟悉不过,也没多想就拐了进去。

    山脚的村子模样都大差不差,泥砌木墙小平房,地势选得高些,最重要的是村民都是靠山吃山,温饱是基本无法想象过的。丝寻看着那些朴实陌生的面孔,忽然就有些想婆婆了。何盼玉心底总对女儿有一丝微小的期盼,即使自己在怀安安定了也没法接她过来颐养天年。村子的人除了有几个身强力壮或是有些出息的能去县里或更远的地方,多少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土生土长的村子。

    丝寻决定找一户人家投宿,刚进入村子,这里的人见到自己后都忙不迭地避而远之,随即便是两个瘦削的男人将她拦下,问她是做什么的。她没见过这种阵仗,但还是拱手向二位解释了自己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