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因果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苏觅醒来时,屋内一片沉寂。窗外透进微亮的光,不知是拂晓还是黄昏。

    他其实有一瞬怅然,因为梦中的声音还回荡在耳侧,那人低低地唤他,徽文。

    不是他的名,觅,也不是他的字,休寻,不是他所熟悉的众多身份里的任何一个。它太陌生,又太亲昵,让他不敢相认,却又贪婪地想反复地听。

    阿承打了帘子进来时,恍惚看见窗前立着一道人影。他先是一惊,随即揉了把眼,喜道:“公子!”

    苏觅没有看他。他垂眸望着桌案上的两只瓷瓶,其中一只的瓶身绘有半开的栀子。那双细长的眼中没什么情绪,只有浓重的恹色。

    “我睡了多久?”

    阿承搁了手中的药盏,掰着指头数道:“一,二……公子,这是第四天了。”

    苏觅嗯了一声,嗓音还透着哑。他撑靠在桌案的边沿,满头乌发垂落,遮住了他的神情:“拿木落丸给我。”

    他对吃药一事向来不上心,平日里都是阿承替他记着,为他保管常用的丸药。这句话说完,苏觅没听见阿承的回应,抬眼去看时,少年正一脸苦相,悄无声息地往门口挪。

    “公、公子,”对上他冰凉的目光,阿承心虚地解释,“季大夫说了,你不能吃那个,我先去叫他过来……”

    “你是听他的,还是听我的?”苏觅闷咳了两下,轻声道,“要是惊动了先生,我明日就送你回观诸崖,面壁十年再出来。”

    阿承欲哭无泪。他眼睁睁看着苏觅接过丸药,就着那碗药汤将它咽下。木落丸的效果立竿见影,苏觅的气息平稳了些,不必扶着桌案也能站直身体。但他的脸色却更加苍白,连嘴唇也微微发了青。

    阿承见他伸手去拢衣领,知道他冷,赶忙取了罩衫替他披上:“就算我不告诉先生,难道他就看不出来?上回他说得可吓人了,连折……呃寿的话都说了出来,虽然是唬公子的,但总归这药伤身……”

    “我病的这几日,”苏觅没听他絮叨,只又掩唇咳了两声,“你可有查到什么?”

    阿承替他系带的动作一顿,懊恼摇头:“还没有。那天跟着公子的,除了我,都没活着出殷宅。线索太少了。”

    苏觅一时没有出声。他半阖了眼,沉思片刻才道:“那天我带去的人里,有多少是侍奉过夫人的?”

    阿承本已系好了罩衫,正要去端他喝空的药盏,闻言手上一颤,险些给它砸了。他转头去看苏觅,愕然道:“公子的意思是……”

    “我念着老阁主的恩情,这些年来,对夫人一直礼敬有加。”苏觅说得平静,唇边甚至漾起了浅淡的笑,“但逐风阁没有第二个主子,三年前我就说过这句话,只怕被人当了耳旁风。”

    “阿承,”他语声轻柔,却听得阿承脸上烧了起来,“你是要执掌逐风阁的人,阁中的风向变动,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少阁主的位置没那么好坐,这一回我不怪你,但不会再有下次,你可明白?”

    半晌静默后,阿承缓缓垂下了头。

    “待查完此事,”他低声道,“还请公子责罚。”

    *

    六月的末梢上,宛京城传开了三件事。

    第一件关于大理寺主簿吕绍。他谋害发妻的案子一审再审,最后还是定了死罪。判决是由大理寺左少卿崔含章下的,原本主理此案的右少卿江渊然,因为办事不力,被罚停职半月,居家自省。

    第二件关于幽梁两国的战事。平静了数年的北域烽烟再起,局势一度紧张。那个住在宛京的幽国质子生了病,已许久没露过面。仪王晏眆素来与他交好,但也明大义、晓大节,自军报传来后,就再没踏进过苏宅。

    第三件关于泾州副将谢朗。他生擒敌军主将的事在京中已无人不晓,连当今圣上也赞他年少英姿,是难得一遇的好儿郎。虽因战事未平,不便召其回京接受封赏,却已赐了爵号,定了他同惠和公主的婚事。

    晏泠音坐在车中,一路听到的街谈巷议,都绕不开这三件事。她只是听着,没有出声,和她同乘一车的殷若瑾也始终沉默着。

    直到马车停在了方狱的门前,她先跳下了车,又转身去扶殷若瑾。女子落地时趔趄了一下,站稳后,轻声说了句多谢。

    “殷娘子,”晏泠音一边示意魏收把车停远,一边挽住她有些僵硬的手臂,领着她往里走,“我陪你进去。”

    方狱的总管已被换过。崔含章办事干脆,晏懿要他整改方狱,短短几日便见了成效。他对殷若瑾倒也相当客气,没拒绝她探视的请求,也没追问和她同来者的身份。

    但晏泠音此前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苏觅。

    狱中光线昏暗,她迈步进去时,苏觅恰好回头,朝门口投来遥遥一瞥。周围是潮湿的血气,杂着锈蚀和腐坏的味道,以至于她有一瞬恍然,好像回到了吕家那个小院,她还站在浓阴之下,看着陌生男子缓步向她走来。

    他说,他来见一见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