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回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于欢的藏书中,有不少诸如:《冷兵器图鉴》、《野外生存手册》、《中华弓》、《名器介绍》一类的杂志或书。m.aiqqx.com

    关于常规弓箭的制作方法,不少书籍里面都有提到。

    但是袖箭这种古代暗器类,却鲜有出现。

    于欢翻遍资料,终于在某本杂志上找到了一篇关于各类暗器的专题报道。

    于欢根据里面有限的资料,又结合了其他书籍里关于弩的相关介绍,研究许久,终于做出了一把自己想要的袖箭。

    于欢做的这款袖箭,原料来自废品站,主体全部由金属制成。

    动力系统使用了弹簧机制,通过拉动绑在手指的机关,便可发射箭矢。

    其中的弹簧部分,因为制作工艺的关系,于欢目前的能力还做不到。

    好在废品站材料齐全,于欢在废品堆里挑挑拣拣,找到不少现成的零件。

    这把袖箭被做成了半臂拳套的摸样。

    箭矢出口就藏在拳头上方。

    因为箭头小巧,颜色又和拳套上的花纹浑然一致,旁人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里面竟藏了这么个大杀器。

    箭矢的出箭口共有三个,可通过机关控制单发或者群发。

    于欢在手腕处装了一个箭匣,前面的箭射出之后,后方箭矢会在压力控制下自动装填,实现连发。

    袖箭表面包裹一层黑色的皮子,被伪装成普通拳套的样式。

    那皮子还是于欢从她一只皮书包上扣下来的。

    自从毕业之后,于欢本也用不上书包,刚好拿来物尽其用。

    袖箭的零件多,组装起来比较麻烦。

    于欢是在空间里切割好零件,拿出外面一点一点手动组装的。

    期间因为规格做的不合适,或者实际效果和她的想法有出入,返工了好几次。

    包括那个丑丑的拳套,也是于欢手工缝制的。

    以手指多出了好几个洞为代价,才终于制作完成。

    成品终于做出来之后,于欢忽略它略有些粗糙的外表,一心觉得自家这个袖箭做的实在是好。

    于欢把袖箭绑到左手,抬手对准前方的靶子,握拳,拉动手中机关。

    随着“嘟”的一声闷响,一枚小小的箭矢狠狠扎进五十米外的靶子上。

    箭头入木三分,只有一点点尾巴露在外面。

    于欢走上前,用了些力气把小箭拔出来,重新装回箭匣。

    她这小箭一共就磨了十八枚,每一枚都是她半夜不睡,蹲在地上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可得保管好了。

    除了这保命用的袖箭,于欢还给自己准备了不少石子。

    用布袋子装好绑在腰间。

    到时进山打猎的主力,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子了。

    …………

    之所以选择用石头这种“暗器”,是出于她对自己的了解。

    于欢毕竟从未学过射箭。

    就算照着书中教程,打磨出一把简易弓箭,以她的准头,根本什么也猎不到,流箭把猎物吓跑的可能性还更大些。

    要是慢慢瞄准,等她拉出弓,猎物早跑了。

    而石头则不同,随手丢就是了。

    量大管够,加上她的力气,总能碰上那么一两只倒霉的猎物。

    这边,于欢的基本准备已到位。

    三个月转瞬即至。

    村里的建筑工作全部完成。

    随着代表“新荒村”的界石轰然落地,于欢也终于从繁复的劳动中脱出身来——她可以进山了。

    …………

    连日来,于欢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干活,生产队的骡子都没她勤快。

    难得不用去建筑队,于欢打算睡个懒觉。

    奈何,于欢想的很美。

    村子里的公鸡刚开始打鸣,于欢花费几个月养成的生物钟便忠实的叫醒了她。

    于欢在熹微的晨光中不甘的抱着被子扭来扭去,硬是在床上懒了半个钟,这才不情不愿的爬起来。

    睡不着,不睡了。

    哼。

    一大早,于欢把地浇完,回家换身衣服,便准备出发。

    因为要进山,于欢戴着幞头,身穿灰色长袖衣裤。

    袖口和裤脚全部扎紧,连领口也扎上了布巾。

    手戴黑色拳套,脚上穿着轻便的黑色运动鞋。

    腰系两只布袋,那袋子鼓鼓的,里面装了不少石子。

    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筐,筐里放着一把镰刀。

    山中蚊子多,于欢又有些招蚊子。

    于欢没经验,第一次上山穿了短打,腿上被咬了几十个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