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向天借东风?我想学这个! 第(3/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明白了,窥其理而积累,方为学也。”诸葛亮当即拱手,心思通达,明白了这道理之后,以往很多的难题都迎仍而解,循世间道理至今,可以窥前人所见,那么任何学说都可以认为是一种总结公理。

    

    他可以研习这些道理,再去深思追逐,也就是说,观天象、星象之法如果自己要学,不是能言传的,而是要靠本身观察自然去总结体悟,慢慢得出结论。

    

    同时也要结合某地的季节。

    

    也就是说,必须要在一处待得足够久,才能得到足够多得依据去下定论

    

    比如日后我在某郡生活十年,便可有十年的时间来不断观察白昼黑夜交替与季节、风向与天象,得出结果。

    

    也能和老师一样,向天借半时东风!

    

    那这一门学问,就不是深不深奥的问题了,它需要的是沉淀与厚重,百年寿命或许根本不够……

    

    “那老师只是初到钟离,又怎么能短时间内知道道理呢”诸葛亮又疑惑了,但没等郭谊回话,他马上又自问自答道:“噢,定是地域有相似,象有相似,窥见相似之处则可测其可能,这也是渔民到了别的江河,也能够懂得看天时来打渔的原因。”

    

    郭谊当即一愣,然后在诸葛亮的额头上弹了一下,冷然道:“好了,如何观察世间道理,你自己去体悟,暂时不要提及此事了。”

    

    他现在怕诸葛亮当真了,别到时候学出什么别的东西来,这弟子的智力实在是很高,远超大部分见过的成年人,别被这些话引成心结,反而带歪去修仙去吧。

    

    “今日运送辎重到此,接下来要加紧赶制攻城新器,如果可以成功制出,用战船通过濄水运送到战场,等大军汇聚在寿春城外,一定可以一举攻下寿春,生擒汉贼袁术。”

    

    郭谊轻咳了一声,打算多给诸葛亮找点事做……

    

    ……

    

    在曹军驻扎、郭谊赶制军器的时候。

    

    袁术果断下令出兵,命纪灵进驻庐江,镇压附近反叛的将军和大汉官吏,几次交换夺权之后,战事略微明朗。

    

    同时又派遣张勋率领中军北面驻防,突袭淮南边境,以小股骑兵不断袭扰、打探曹军虚实,甚至有一段时日他亲自到了前线,视曹操的军阵布防。

    

    双方在边境上多次大战,各有胜负,不过多是曹军胜而袁军不敌,概因士气、军备、素养皆有不足,且曹操先锋将军作战勇猛所致。

    

    刘备居于曹操麾下,打袁术军时也是请命为先锋,其人领军不过三千,但却能做到如臂使指、身先士卒。

    

    若是人数不多,小范围遭遇交战时,宛若神将也,几乎未尝败绩而且都能击溃袁术军,收拢军资战马,所得颇丰,时令曹操惊异。

    

    他以往只知刘备带兵仁厚,且兵法造诣并不如己,却没想到他亲自作战时,领兵若是不多能凝聚至如斯强悍。

    

    大概是刘备本身勇武,且为人谦和,能顾率众而战所以士气高涨。

    

    加上人数不多,他不需指挥太多,战场上只管亲自带人冲杀,不用排兵布阵,其余的交给经验本能就好。

    

    所以袁军逐渐节节败退,据守相持于要害处,再不敢主动出击交战。

    

    袁术也回到了寿春,将前线交给张勋,并且广征粮食以供给,企图拖到冬日去。

    

    同时也发信给所有人脉积累下来的旧人,想自后方给曹操压力,总之,他已经快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

    

    许都。

    

    因曹操出征、曹昂不在。

    

    镇守许都朝堂之内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曹仁头上,曹仁现属于曹氏宗亲之中官职最高者,掌管皇城附近兵马八千余人,皆是旧部。

    

    看似不多,但如有乱事可以随时警戒皇宫,因此天子刘协还特意给了他一个“执金吾”的临时官职,将禁卫职责交托。

    

    文臣则是有戏志才、荀彧在许都总揽要务,为曹操固守本营。

    

    但曹操不在,有些人自然仿佛脱了枷锁,开始想办法活动起来,令得此刻许都内,逐步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