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富水村的陈小圆篇十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两封信是沈嘉宝和墨八的。m.zicui.cc
沈嘉宝这次信写了很多,鼓鼓囊囊的,心中详细说了碧粳米的味道,还画了图,又让赵元青自己留些尝尝,不必给她许多,写了快到冬日,云州湿冷不见日光,她和母亲身体都不好,要随父母去沧州的州府牧野府过冬,问了问赵元青药有否按时喝,在江州是否顺利,满行下来,都是细密的关怀。
赵元青借了东屋的书房,提笔一一回信。牧野府离富水村比云碧谷还远些,又说了来癸水时的尴尬事,让她不必再送药,关心了沈嘉宝的身体。她也回的很多,洋洋洒洒用了六页纸。写罢后封了信口,搁置在窗沿,等糯米浆糊晾干。
另一封信是墨八的,他们在喝酒时赵元青同那兄弟二人说过,再去应该是开春了,因此互相也留了地址方便联系。
墨八信里也一副刻薄模样,就一页纸,他字写的倒十分俊秀。信中写到醒来时一摸胸口发现银票,以为赵元青把他弟兄二人给卖了独自潜逃,见了芸娴客栈熟悉内饰才放心下来,这就写了半页纸,另半页问了怎么这回走的如此匆忙。赵元青也回了一页信,大概写了些这次出来太久担心家中幼弟等云云理由,又附上许多感谢的话语,约了来年春日里头再相聚。
回了屋子归置包袱。刻着蛟肠谷地图的木板还没扔,因为大,在包裹里凸出来一节,她先把那木板抽出来,摸了摸上面刻下的纹路。没舍得扔,把炕旁五斗柜上面的小零碎收了收,放了上去,做完这些后出了门。
——
这买东西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富水村不算穷困,但地处偏远,同宗人是不愁这些的,每年宗正会发,只要是王姓,家家户户都有配额,猪肉若干,粮食若干,有时还有些衣服料子。她是外乡人过来,只能等每月逢集自己去买。村内店铺也极少,只有些杂店能用上银钱,其余的,同村民们以物换物更加方便。再想买更好的,只能去桓城。但桓城也不近。因此,她得先打听需要的东西能在哪个集买到,也得同人联络联络感情。
先去炒货店买了些瓜子花生——这些都是沧州农户们最时兴的零嘴,田埂旁随手栽种着也不费什么事。便宜,味道好,量大。今日她的目标就是泡在村子里,若是幸运的话,知道谁家今年打算多宰头猪,肉就有着落了。
她很喜欢沧州,虽然昼夜温差大,冷的时候能有四个月以上,但沧州日照时间长,阳光极好,不吝啬,一年里能有两百日笼罩保佑着这里的子民和粮食,该下雨时也十分积极。
这不,刚走了一会儿,她已经骨头发痒,舒展了下筋骨,掏了些瓜子,边走边嗑,先去了村里乡老处。
进门一瞧,嘿,今日又是王信达上值,瞧着焦头烂额地写写画画着。
“信达兄——信达兄——”
“啊,元青兄弟来了。这回怎得去了这么久,得有近四十多天了吧?”王信达置笔起身,面露惊喜。
二人互相作揖,赵元青递了给他把瓜子边说:“唉,别提了,货卖不出去,在江州停了好些天。”
二人落座对着嗑了起来。
“信达兄为何事发愁呢?我这一进门瞧你发髻都抓松了。”
“唉!可别提了!前几日骤然起风,宗正夜里着了凉,把今年村子里分禄的事情便给了我和另一个堂兄弟。我那堂兄弟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活,找了别的事情躲了过去,嘿!就全到我这了。”
“分禄不都是固定的吗?”赵元青奇道。
“也是,也不是,像富水村,刨除去每年祭祀用的粮食,大家都是按劳、按户分配的,只是这今年不是多了个陈寡妇?她我是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说罢重重一拍大腿:“唉!不说这些了,你不是王姓的,这些同你也没甚关系,元青兄弟今日是来?”
“哦哦,是来交还路引的,再就是,快过年了,想买些年货,囤些粮米肉盐,过来问问哪里能买到合适的。”说完从袖子掏出了盖了云、江二地府印的路引递给了王信达。
王信达细细查验过后收了起来:“你问我算是问对了,若想囤些粮米,你再等些时候,现在村子里都收稻麦呢,你去问可没人理你,到时候谁家的有富余,等收完我喊你,你带钱来收便是。肉倒是有些麻烦,不过再过半月有集,在嵩阳村那边,到时候你弟弟应该也放假了,你村里租个毛驴,带着你弟弟一起去那边买合适些。”
“鞋靴冬衣呢?可也有?”
“也有,嵩阳村大,三四族姓都生活在那!杂耍的,说书的,还有些买炮竹的,热闹得很,不急的话能逛一天呢!”
“炭火呢?”
“炭火要在村里子买,东头,那边有个炭夫,姓陈,你待会儿便去,早些定。他家的炭制的又好又耐烧,烟还小。好多邻村的都同他定。你去交了钱,让他整个冬天按时送就行,可别一次性买齐,落家里头太脏,我去年图方便一次性买齐,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