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深秋行动(上)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自从辽东灭了契丹后,唐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成立辽西都督府,由张典出任辽西都督,统帅三万大军,管辖营州和契丹、奚人的土地。

    同时成立辽东都督府,由南霁云出任辽东都督,统领两万大军,管辖南到辽东半岛,北到从前渤海国的辽阔范围。

    但战争并没有结束,室韦部和黑水靺鞨部依旧对大唐充满敌意,还有新罗也没有派使者来长安谢罪。

    另外,对日本国的战争也没有停止。

    辽东战事结束后,所有三千石以上的战船都南下耽罗岛,还有五万大军也驻扎在耽罗岛,由马璘统领。

    此时,二十艘万石大船也从泉州抵达了耽罗岛。

    马璘率大军进驻耽罗岛,原本是为了对付新罗,但他接到了天子的亲笔鹰信手谕,命令他出兵占领日本国九州岛,建立九州都督府。

    新罗国战役改为明年春天,同时把这次对日本国行动称为深秋行动。

    鲸海便是今天的日本海,在春夏之交,海上经常会出现暴风巨浪,但秋冬季节却比较风平浪静。

    在浩渺无垠的深蓝色海面上,一支由三百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劈波斩浪航行。

    唐朝水军都督李成式站在船头,用千里眼望着茫茫的深海,在他身边站着一名中年官员,他便是当初陪同渤海王子大英俊前往长安的渤海国辅国大臣杨承庆。

    他因为反对日军支援上京而被当权派以及渤海王贬黜到渤海国最边远的安边府,反而因此逃过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李邺对他印象很好,还以为他死了,特赐他为渤海刺史,又听说他没死,便直接封他为渤海府长史。

    这一次他临时出任唐军水军司马,同时也是向导和翻译,他曾九次随渤海国友好团出使日本国,能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语。

    他原本对日本国很友好,但日军屠杀上京,灭亡渤海国,彻底让他成为最痛恨日本的唐朝官员,他的老母亲、儿子、儿媳和孙子以及出嫁的女儿都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只有妻子要照顾他,跟随他去了安边府,才逃过一劫。

    他对李成式道:“我们九次出使日本,我们就会沿着海岸南下,在对马岛那边过九州海峡,绕道日本岛南面,一直前往平安京,大概有五次都是这样的路线,另外四次是秋天出发,鲸海就比较平静,我们的船队横穿鲸海,在日本北面的越前国松原港登陆,然后沿着他们的官道走两百里就到平成京了。”

    “走两百里就到了吗?”

    杨承庆点点头,“日本是个岛国,很狭长,他们都城正好位于比较窄的地段上。”

    “但刚才你又说越前国?”李成式有些不解。

    杨承庆笑了起来,“现在的日本就相当于我们春秋战国时代,当然只是类似,没有可比性,各个地方诸侯叫做令制国,名义上遵从天皇,实际上各自割据,天皇要讨伐某个诸侯国,振臂一呼,其他诸侯国纷纷响应出兵,也是为了抢夺人口粮食,分一杯羹。”

    “日本国共有多少军队?”

    杨承庆摇摇头,“这个就不知道了,小国太多,拼拼凑凑,我估计最多二十万人左右,但问题不在这里,日本的冶炼铸造技术太低,温度不高,都是品质很差的铁片刀,所以他们每个武士都有好几把太刀,主要是容易折断,他们人种的身材太矮,又没有什么长兵器,战斗力很差,将军应该领教过。”

    李成式点了点头,他确实看过缴获的日军太刀,杂质含量太高,又轻又薄,用唐军横刀可一击而折。

    “他们朝廷有多少军队?”

    “大概有五万军队,但大部分都死在渤海国了,攻打渤海国,水军主要是九州岛的军队,陆军应该都是朝廷军队,我估计最多还有两万人左右。”

    杨承庆也只是估计,李成式并不在意对方有多少军队,他这次带了三万精锐水军,里面还有两千重甲步兵,足以横扫日本列岛。

    这时,眺望兵在桅杆上大喊:“前面看见陆地了!”

    李成式连忙取出千里眼,向南面眺望,果然隐隐看见了陆地黑线。

    就在李成式的水军驶向越前国松原港的同时,另一支唐军战船队也从耽罗岛出发了,这支船队包括二十艘万石海船和三百艘三千石战船,一共有军队三万人,其中一万人是水军,另外两万人则是精锐唐军,里面还有一千骑兵,实在是战马不方便携带。

    整支唐军由马璘统领,副将杨青,长史李受义,战争结束后,将由杨青出任第一任九州都督,李受义出任长史,率五千军队长驻九州。

    九州道属于日本国西海道,由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日向、大隅、萨摩、对马、壹岐等十一个令制国组成。

    另外在筑前国,有一座日本都城的分城,叫做大宰府,号称日本西都,唐军这次出兵的目标就是大宰府。

    船队首先抵达了对马国,对马国是由当地第一大家族,宗氏家族控制,家主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