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违心 违心 第(1/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乡试的阅卷比前几场严格许多,考卷送入内帘后,负责批阅的考官们需相互监督,先行抽签分配。www.yingge.me
打乱顺序后,由专门负责收发的人员进行分送。
这些卷子分发到阅卷官的面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批阅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
这时候,阅卷官需先仔细阅卷,再用朱笔批复。
其中批了取,便是阅卷官觉得能够考中的,会送到主考官的面前,再由他来批复中不中。
一份考卷,至少需要六位考官批阅后压上签印,以此来综合考试成绩。
所以乡试连考九天,对于考生而言是身体的挑战,对于考官也是,他们批阅的过程绝不轻松。
若有阅卷官觉得特别好的卷子,便会在取之上,另写一个“荐”。
面对这样的卷子,主考官会格外慎重。
但即使是如此繁琐的阅卷过程,科举舞弊依旧惩处不穷,大炎开朝之后,为了杜绝前朝末年遍地的舞弊,又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套双重保险。
那就是考完之后,但凡上榜,乡试答卷都需张贴公布,同时允许落榜的考生查卷。
若有优秀的“落卷”,考生可以上访,一旦查实,主副考官们都会被朝廷治罪。
内帘中气氛肃穆,只听见反动纸张和批阅的声音。
一张张卷子轮过,考官们坐着的时间太长,一个个也忍不住开始捶打腰背。
这又是考验运气的时候,若是卷子排在前面,考官们神清气爽,批阅的也更加用心。
若是排在靠后,考官们批阅的疲倦,心情也不如平常,要求难免严苛一些。
从乡试考完到出榜,前后总共需十天,可分给阅卷的时间却不算多,前前后后顶多四天,完全就是超负荷工作。
所以常有“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的说法。
这时候,第一场考得好不好,便显出重要性来。
头一场若是考砸了,后头策论写的再好也难。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考官们没日没夜的批阅。
与往年不同,这一年的乡试因大雪影响,头一场倒也罢了,第二场的卷子参差不齐。
“这张也没写完。”
主考官叹了口气,直接提笔写了个不。
副考官摇头道:“也是可惜,看着前面的文采还不错。”
“大雪乃是天意,答卷却是人为,既不能人定胜天,便要认命。”
主考官淡淡道,连卷子都没答完的,可见准备不足,应对也不当,若他选择抬手放过,那才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道。
光是第二场的卷子,直接将考生刷下去一大批。
等到中午十分,考官们纷纷起身,去外头的小厅用饭,以免不小心污了卷子。
吃完饭喝着茶,便有人提起:“大雪影响的大,只怕这一次能中的不多。”
“听闻谢家嫡长子也在考生之列,这位谢公子早有才名,不知诸位可瞧见他的卷子?”
话音未落,主考官重重放下茶杯:“阅卷之中,何谈谢家?”
“难不成是要为谢家徇私?”
那副考官连忙起身请罪:“大人恕罪,下官只是听闻过谢家子的名声,一时好奇。”
“看来都吃饱了,既如此,继续进屋阅卷。”
主考官一甩袖子,进屋去了。
副考官抹了抹额头的汗,抱怨道:“大人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一些,我不过是随口一提。”
“你啊,提谁不好提谢家,若是这谢宜年高中,到时候难免有人非议。”
“我真没这个意思……”
到底有没有,那就只有天知地知。
三日之后,卷子基本批阅完毕。
主考官面前堆着两份卷子,上头都写了六个荐字,显然都是极佳的答卷。
“乡试之中能见六荐,实属难得。”
主考官之前已经看过一遍,此刻抬头问道:“你们都来看看,哪一份可为解元?”
试卷在副考官手中传阅。
第二遍再看,众人的意见也不统一。
“下官觉得这一份更好一些,斐然成章又妙笔生花,定是博学多才之人。”
“下官倒是觉得另一份更好,虽文采平平,可言之有物。”
“那份虽尚可,却少几分才华横溢。”
“话不能这么说,策论更重实操,文采只能排第二。”
“可上面的法子谁试过,万一只是他胡诌的呢?”
“秦大人,另一份文采是好,但一瞧便是出身富贵,并不知道世间疾苦。”
“他提的法子,正是如今朝廷应对灾荒之法,怎么能说不知世间疾苦。”
一时之间倒是争论不休。
主考官只静静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