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6 章 番外二(完)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令其继续督办书籍印制与月报编纂之事。
戏志才则自并州调回,出任尚书省尚书令,由荀彧担任其辅官,而后将庞统由徐州调往并州担任并州刺史。
以中书省草拟决策,门下省审议批复,尚书省统辖六部执行。
这便是二省。
二省长官同为宰相,政事堂设于门下省。
事实上戏志才并非适合于尚书省长官最佳人选,但因二省六部初立,司空黄琬又“告老还乡”,坐在此位上的必须是一位对乔琰而言的心腹。
所幸还有荀彧在旁协助,不至于令其处在俗事缠身的状态。
而同样有担任此位潜质只是年纪尚轻的诸葛亮,在乔琰的诏令之下已经从冀州别驾转任冀州刺史,只等数年历练之后调回朝中。
更何况,戏志才在此位置上不会过度揽权的特点,也令下辖六部各自分权运作的环境,更为直接地对她这位皇帝负责。
尚书省之下,刑部尚书由乔亭担任,陈群、荀悦、卢毓为其辅官。
工部尚书暂由马钧担任,黄月英从旁协理,但谁都看得出来,比起担任官职,像是马钧这等更长于发明之道的,其实适合在幕后做研究,而不适合走到台前。自官职
改革到如今,主理工部事务的其实一直都是黄月英。只怕不出半年就会出现权力的交接。()
掌管武官选拔和兵籍造册调拨的兵部尚书毫不意外的是赵云囊中之物。
℡想看千里江风写的《[三国]你管这叫谋士?》第446章番外二(完)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负责科考、藩属以及外交往来的礼部由乔岚接管。
田地、户籍和赋税财政之事直接由此前为大司农的秦俞接下,是为户部尚书。
最后一处吏部同样有些特殊。
早年间为大鸿胪的陈纪,因其还曾负责弘文馆取士和科考出题阅卷之事,故而这负责官员任免考校的吏部尚书由其出任。
但莫要忘了,虽说陈纪在池阳医学院医官的调养之下身体依然康泰,却也是年过七十之人了。
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眼看陈群在大雍朝堂上站稳脚跟,他便该当和皇甫嵩、卢植、赵歧等人一样颐养天年去,谁知道忽然被乔琰扣上了这么一个官职。
可当陈纪看了看自己副手的身份之时也便理解了乔琰的这个决断。
诸葛亮担任冀州刺史后,徐庶便被从冀州调回。
为免寒门庶族黔首背景出身却出任二省六部长官的数量过多,一时之间连同官制改革一道引发臣属不满,且为避免姐妹同堂之余还有母子各统六部之一,这才拉了陈纪出来充当挡箭牌。
就像马钧随时可能退居科学院院长,卸任工部尚书一样,他陈纪至多也就是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两年,就能功成身退,将位置转交给徐庶,这两年间也不至于逼迫他一个长者劳心费神,那倒是也没什么不妥的。
这二省六部的改革风波,直到元昭六年的元月还未彻底平息。
不过是因为甘宁吕蒙等人出海航行归来,且带回了不菲的收获,这才让对于相权是否该当分立的讨论转移到了这海航收获之中。
但让程昱、陆苑和戏志才都没想到的是,他们本以为今日至多就是由陛下将他们叫到面前来问询于海航物种的调派和推广之事,在平日里的审阅议事流程上稍稍加快些脚步,却是内侍总管先扛不住那麻辣火锅的威力,急报于二省长官,希望凭借着他们早年间就跟随于陛下的情分,能对陛下做出几分劝谏。
历代因为作死而变成真死的皇帝和诸侯其实也不在少数,虽说他们这位陛下平日里几乎连小病小痛都不曾有,更是在当年凭借着自己的马上骑射工夫收拢到的第一批军队效忠,但……万一呢?
甘宁等人的出海之路长达五个月,这是一段足以令人对那片新大陆物种一无所知的距离。
在遵照着乔琰的邀请坐在那方桌其余二个位置之时,他们看向面前飘着一层红油的火锅,目光中尤有几分顾虑之色。
“你们大可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的。”乔琰一边说一边夹起了一片羊肉搁进了面前的滚水汤锅之中。
虽说有那满值的武力值和体质,也并不代表着她就可以随便造作,她也很清楚,十几年间本土风味为主的饮食,让她的肠胃绝没有那么快适应真正的辣椒之味。
所以面前的这
()口汤锅内看似红油鼎沸,辣度却还算是适中。
她也没弄出什么冰水解辣的致命操作,此刻放在桌上的饮品只是温度适中的清火凉茶。
二人还在犹豫,乔琰以公筷夹起的羊肉和打捞上来的土豆片就已经放在了他们面前的空碗之中。
“试试?”
长辈之赐尚不敢辞,更何况是天子之赐。
但一想到此物的来历,戏志才这当年能用美食记录把好友拐骗到乐平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