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的悲喜各有不同,无法感同身受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我们给你们母女一百块钱,这是韩斌同志的抚恤金…”

    “不是已经给过了吗?我们不要了,我们有钱…”杨大姐倔犟的摇了摇头。m.wenqishuku.cc

    “杨秀兰同志,这是我们场部的心意。是我们失职,没派人回韩斌的老家了解情况,只是把钱和遗物寄了回去,给了是给她妈妈的,这一百块是给你们娘俩的。

    你也要替韩芳考虑一下,毕竟韩芳还要上学…另外,请你留个地址,每个月我们会给韩芳寄十块钱作为抚养费。”

    “那老家那边…”杨秀兰问道。

    “那边毕竟还有韩斌的母亲在,我们依然会寄钱,不过也会变成十块,一直到韩斌的母亲…过世。”

    烈士的抚恤政策有,当然也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杨秀兰没有再拒绝。她可以天天摆摊,但并不稳定,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韩芳必然要上学。如果在农场当然没事,但她是不希望留在农场的。

    不光是因为她感觉这里没玛县好,还有一点,她平时在玛县摆摊的时候也听说过兵团那边的政策,李龙和顾晓霞在饭桌上也聊过。

    感觉兵团在一段时间里,政策并不算好。

    还是回玛县吧。但那边自己的收入不固定,还得为韩芳考虑。

    丈夫没了,自己就剩下女儿了,老家那边她不会去想,现在一心就只是为了女儿。

    “还有,这些粮油是我们的心意,马上过年了,就当是…过年的福利吧。”徐科长说道,“我们这里单位没啥特产,有一些自己酿的酒,给你们拿一些。”

    有人过来,把粮油这些东西往车后备箱里放,李龙也没阻止。东西是给杨大姐母女的,杨大姐不说话,那就收下了。

    徐科长把事说完,李龙就让杨大姐母女两个上车,他和徐科长等人握了手,开车离开。

    路上李龙就在想着,不管怎么说,红旗农场这些事情做的挺到位的。没有因为已经发过了抚恤金就对杨大姐娘俩个置之不理,而且还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按说杨大姐真要留在这里,也挺好的。

    当然,人各有志了。

    一路往回,杨大姐和韩芳都不说话,李龙也不好说什么。

    等汽车开到了乌城,吃了中午饭,杨大姐才开口说了话:

    “他李叔,这一趟麻烦你了。”

    “杨大姐你客气啥?你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也没说啥。”

    李龙打算以后把杨大姐家当亲戚走的。刚开始是看着可怜救了人,后来慢慢来往的多了,两边的关系就近了。这以后杨大姐没了男人,心底下没了那个支撑,精气神肯定没以前那么好了。

    自己和顾晓霞还得多注意安慰一下。

    人世间的悲喜不相通,人和人也不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李龙能知道杨大姐很伤心,伤心的时候还在勉强提着精气神在那里撑着,她知道自己不能倒,倒了韩芳就没人照顾了。

    这些他都知道,但真的感受不深。李龙知道这是自己和韩斌没什么交集,都没见过,不可能真的为了一个陌生人去伤心的。

    只是可怜杨大姐。这日子才好起来,突然有了好消息,谁料到这消息竟然接着一个噩耗呢?

    杨大姐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说话了。她定定的望着窗外,目光有些呆滞。李龙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想着过去和丈夫一起的日子,又或者在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李龙知道自己得尽快给杨大姐把户口办下来。说实话,杨大姐决定回玛县,李龙知道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出于对自己和顾晓霞的信任。

    那么,自己是不是就有责任把这个户口的问题给解决掉。

    好在这时候还算野蛮生长向秩序发展的时候,真要办户口,还是有一些规则可以利用的。

    姐夫陈兴邦因为有本事能被食品厂看中,现在成了城里人,有了户口,吃了商品粮,连带着自己的姐姐李霞也上了石城户口。

    那么这就说明,只要有特长,或者有一些特殊之处,就能上这个户口。

    对了,李龙眼睛一亮:那个小院子!

    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候院子虽然允许买卖,也有房产证,但并不让带户口。

    这时候商品粮户口还是很主贵的,李龙隐约记得县里开放农转非户口买卖的时候已经进入九十年代了,那时候户口也不便宜,四千到六千不等,和当时拉一个电话线开一部程控电话的价钱差不多。

    而且那时候的农转非户口,已经没有粮本了,不再有计划粮油。他隐约记得大队的卫生所中医花六千块钱买了个城市户口,后来经常吐槽,一点商品粮没吃到,最后想转回农村,还得花钱。

    那就找找认识的人看看能不能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