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番外: 我,史子眇,大汉帝师(二)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啊!
对此,史子眇也无可奈何。
他甚至打算以后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就可以留在少华山不走了。
顶多以后再有张温这样认识他的人来时他便继续云游嘛!
但不出意外的,意外来了。
不知何时,少华山中出现了一个僧人。
虽然这个僧人和他一样也是外来的,但史子眇起初没当回事,道人与僧人,井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吗?
僧人同样在少华山上结庐隐居,而因为史子眇的关系,来往少华山求仙问道的人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了僧人——而僧人也抓住了这一个大好机会,疯狂输出佛教的观点。说什么般若福德、修道云云。
史子眇听人说起过这些,他觉得这些和他师傅传下的道藏一般,都是些跟人谈论的道理……真要修道,还是要修自身。
也因此,最开始,史子眇并没有管这一位邻居……但没多久,这一位邻居就就变得不安分了——渐渐地,僧人的信众越来越多,亲近史子眇的人告诉他,僧人鼓励信众间的互助,还组织过富户赈济贫民——虽然史子眇觉得天下在被他养大的天子的治理下越来越好,他根本就没打算出山,但若真能这样,也挺好的。
可是,史子眇发现,僧人的茅庐逐渐变成了院落,先是土墙茅草,再是砖瓦房……等到史子眇最近一次见到时,那里已经有人在修建依托山体的庙了。
参与修建的都是僧人的信众,他们前来全凭自愿,在史子眇的好奇打听下,他知道了这些信众在农闲之时来此忙碌,而僧人只为他们提供将将吃饱的饭食——就连当初赈灾时候都没这么压榨人——要人做工是会给出额外的饭食的。
而这些信众之所以如此做,是为了僧人口中所谓的福报。
——为佛修庙,是在用身体力行来追求般若福德,怎么能奢求饭食钱财作为回报呢!心不诚,自难以追寻般若福德。
甚至于,史子眇还听说了,僧人还打算给佛修金身。僧人只来了一年多,但谈起金身,这些信众竟然都想捐献自家为数不多的钱财。
僧人说服信众的这一套说辞史子眇很熟悉。
这就是他师傅教给他的针对那些达官显贵的办法,只不过这一套他的师傅都是用在权贵富户身上,按照他师傅的说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眼下,在史子眇眼中,这个僧人却是在损不足以补有余。这是人之道,却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道。长此以往,这少华山,非但不再是清静之地,说不定还会因之满是污浊。
也因此,素来与人为善的史子眇决定不能放任下去了。
他决定找对方论道!
僧人早知道史子眇的名声,听到史子眇主动上门,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要求公开,不然僧人就不答应。
史子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冒着有权贵出现的风险答应了。
好消息是,论道之时并没有能认出他的官吏存在,坏消息是,全是僧人的人。
其中并无什么高官,多是贫寒的百姓,认为信仰着来自西方的佛会改变他们的福祉。
论道最后,史子眇认为自己赢了,但僧人靠着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论,却骗过了在场的信众,大言不惭地宣布了他的胜利。
僧人从来没打算同他以论道分胜负。
面对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史子眇被激怒了。
然后……他就痛快地离开了。
没办法,若非史子眇在山下百姓素有恩惠,在这片区域素有威望,他都不一定能安然离开。
但史子眇却并不甘心。
他史子眇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除了被迫抚养皇子之外,就连当初他师傅收了他家的钱财并收他为弟子的时候,他也没少在吃住之上给他师傅找麻烦。
他是学道的,按理说该是泰山崩于前仍能淡然处之才是,但史子眇也从来没觉得自己修行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了呀!
史子眇觉得自己念头因为僧人而不通达,既然念头改变不了,那就只能改变人了。
于是乎,史子眇再度开始了游历。
这一回,他按照师傅教他的办法,结合他积攒的名声,很快便有了一大帮簇拥者。
然后,他又回到了少华山。
不出意外,这一次论道,人多势众的史子眇大获全胜。
不过,史子眇并没有拿僧人怎么样,只是要求他不再修建新庙,佛像也只准用泥塑。
然后,史子眇又住回了他的茅草屋中。
事实证明,史子眇把僧人想得太好了,不过十来日的功夫,就在史子眇外出采药之际,因为耽误了时间,他没能及时回归住所……回来后,他的茅草屋已经变成了一片灰烬。
史子眇不知道那些看到火势前来救援的百姓看到从身后出现的他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