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儒家圣人的标准人物出现了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都明代中期了欸,贵州还有那么多土着啊…… >

    

    <云贵川这三地多土司。>

    

    <永乐时期在贵州建省,明代初年修整驿路,在没开通驿路之前,这里几乎是不毛之地。>

    

    <王阳明的心态是真的好。我记得纪录片里说他到的时候最先盖的茅草房,结果贵州多雨,经常漏水。后面干脆搬去山洞里住了。 >

    

    <其实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前就有很多追随者了,他经常讲学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终究要自己亲自去看一看书上所写的风景,才能真正明白岔口在哪儿里。>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之前一直觉得明朝没有出过像唐朝李白那样的大诗人,也没出过像苏轼那样的大词人,对明朝只有小说的印象。现在发觉明朝不是非要出大诗人和大词人,他们就需要王阳明这种的思想家。对比同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大航海,准备工业革命等等,感觉明朝是最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一个朝代。>

    

    <如果明朝再多一百来年,感觉真的有可能会发生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运动。王阳明之后,心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朝廷的半壁江山。>

    

    <嗯……那还需要再换些皇帝,明朝后几个皇帝都好懒[捂脸]>

    

    <唉,阳明先生生的太晚了>

    

    <以前听“知行合一”毫无感觉,就觉得是个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怎么就能有那么多的体悟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听“知行合一”时都会有那么一点似悟非悟的道理。>

    

    [明洪武帝朱元璋:嗯,驿道的事,老四做的不错!]

    

    [明永乐帝朱棣:唉,云贵两地道路崎岖,非常耗时耗力。]

    

    [明正德三年湛若水:生活环境尤为艰苦啊。]

    

    [明正德三年娄谅:得来原觉浅,当走出去实践…… ]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在说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具体是指什么?]

    

    [宋熙宁四年王安石:王阳明是实干型的人才!]

    

    [宋熙宁四年苏轼:这一生要用多久才能彻底领悟“知行合一”?]

    

    [元世祖忽必烈:明朝处于的时代有这么关键吗?]

    

    [明洪武帝朱元璋:哈哈哈,如光幕所言,我大明岂不是有许多机遇了?]

    

    ……

    

    光幕给王阳明的评价,不可谓不高。朱厚照也渐渐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变成目不转睛地盯着光幕。

    

    “听起来……王阳明比朕想的还要厉害啊!”

    

    杨廷和等内阁臣子对陛下的话不做评价,他们更关心王阳明回京后的发展。

    

    兵部尚书王华见儿子过得如此贫苦,即痛苦,又为儿子实现了其从小的志向而高兴。

    

    “唉,从他小时候起就知道,这孩子不一般。”

    

    …

    

    贵州 龙场

    

    王阳明回头望了望山洞,不由大笑起来。

    

    “如此相似,如此相似啊!”

    

    原来光幕今时出现,是为了这一刻。

    

    多日以来的烦闷和愁苦得以消减。

    

    ……

    

    万历皇帝朱翊钧有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光幕评论中直言的“后面的皇帝好懒”,是在说他吧?

    

    “唉,光幕时常提醒朕以后会做多荒唐的事。”

    

    不再多想,目下还是先将张先生计划的改革好好施行下去。

    

    ……

    

    【正德五年,也就是王阳明在贵州待了三年后,被任命为江西庐陵县知县。

    

    三十九岁的王阳明在任知县时,表现出的亲民姿态和实干态度,让庐陵县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

    

    他一边勤政办公亲民,一边扩大了阳明学说,教化人心,追随者日众。

    

    正德七年十二月,被朝廷任命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王阳明的观点彻底颠覆了当时作为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