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将死于草原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甲的地步,有的甚至连武器都顾不上拿。

    战马在慌乱中不断地嘶鸣着,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回纥骑兵从马背上跌落下来,被后面追赶的唐军骑兵无情地践踏而过。

    战场上,到处是回纥骑兵的尸体和残肢断臂,鲜血染红了大片的草地。

    连米利达干都被第二队骑兵死死地咬住。

    鏖战之下,他身边骑兵越来越少。

    “嗖…”

    一次箭矢呼啸而过,米利达干慌张,从战马上摔落。

    走投无路,米利达干畏惧死亡,伏地向大唐骑兵投降。

    其余方向的追击大战,从午至夜,方才落幕。

    李光弼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再次大获全胜。

    那些漏网之鱼回到部族后,一个个胡人部落心惊胆颤。

    有的携老扶幼,连夜逃离驻地。

    有的干脆向唐军投降,以换得苟且偷生。

    翌日天明,李光弼下令骑兵去接管望建河一带的胡人部落。

    如果逃跑,且尽追回。

    在武力征服后,是设立胡州的最佳时机。

    且胡州以汉人为官,加以治理。

    如大唐在青海省的吐谷浑、党项、通颊等部,全部都任用汉人官吏,逐渐设县,改习汉语。

    这是新式都护府的意义。

    如果跟以前一样,征服一个胡部,让胡部自治,如国中之国。

    一旦遇到风云突变,这些胡部随时可以背叛中原王朝。

    这是草原部落几千年来,“春风吹又生”的原因。

    历史上也有血淋淋的教训。

    十天后,李光弼召集草原部落,包括回纥俘虏在内,准备在望建河北畔建立一座夯土城池。

    毕竟城池才代表中原文明。

    城池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经济互贸之地。

    同时,李光弼将他辖区内的战况汇报给朝廷。

    请朝廷、天策府开始为此划分区域,以及对牧民的管制方案。

    在李光弼击拔野古的时候。

    郭子仪率骑出太原,攻击北方势力最大的仆骨部,以及驻扎在太原以北的回纥骑兵。

    王难得率骑出灵武,攻击以多览葛为主的回纥部落。

    他们都是大唐的名将,入草原周旋,势如破竹,连战连胜,使回纥节节败退。

    甚至还向小海(今贝加尔湖)撤退。

    小海一带的骨利干、阿特等部来援,亦不敌王难得麾下的大唐铁骑。

    这让单于城中的移地健陷入惶恐。

    “嘭!”

    “可恶的九姓部族,竟不听我的调令。”

    单于城的宫殿中,移地健不断地拍桌怒骂道。

    他认为回纥东部,本不该那么快溃败。

    但是九姓部族,许多已经不听草原大可汗的征召。

    特别是米利达干在望建河大败后。

    仿佛注定回纥败局已定一般。

    九姓部族,为原本九姓铁勒。包括回纥。

    但突厥诸部、浑、契苾、思结等部落分支非常多,面对大唐的来势汹汹,将大可汗之令当做废纸。

    这明显是认为移地健必败。

    “我回纥王庭在郁督军山,即将面对大军压境,不能轻动。待我军胜利,再好好惩罚他们。”

    莫贺达干安抚移地健。

    现他们得知唐军大量兵马汇集在白亭海,似要出击单于城。

    是以,郁督军山周边的回纥主力没有动弹。

    回纥最精华的牧场在郁督军山,嗢昆水、仙俄水、独乐河一带。

    也就是后世的色楞格河流域。

    这里方圆千里之地,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能养良马。

    自古就是草原王庭的聚集地。

    莫贺达干认为,只要这一带保全,他们失去再多,也可以重新得到。

    东部只要拖住唐军即可。

    “米利达干也是一个饭桶。这么快就一败涂地,否则我们不会如此被动。”

    移地健继续骂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移地健将东部的失败,归结于米利达干的无能。

    “唐军诡计多端,接下来的战斗,我等要引以为戒。”

    莫贺达干叹气道。

    他们前脚刚收到唐军进军俱伦泊的消息,仅隔三天,便得到俱伦泊驻军溃败的噩耗。

    “宰相,唐军是否会合兵一处,齐围单于城?”

    移地健忧心这一点。

    他屁股还未坐热,局势的低迷,使他陷入迷茫。

    主要许多部落倒戈,令回纥失去数万可调兵马。

    现在郁督军山一带,回纥可用之兵只剩下七万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