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舌螺!真的是海螺!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乌拉拉再次潜入海底,开始寻找传说中的昆明鱼。

    为了体现这是“舰长开飞船找鱼”而不是“AI自动驾驶自动定位鱼”,目前飞船由乌拉拉手动操控。他也因此再次来到了驾驶舱,手握操作杆,脑子里脑补着各种高达、初号机、环太平洋……一边随口和AI闲聊。

    这倒不是乌拉拉忘记了“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至高真言,而是……

    这船也太好开了吧!

    由于是在海底行驶,所以现在飞船更接近于潜艇的状态。

    反正这船就挺全能的。上可上天,下可下海。据AI说必要时还可以切换到陆地越野模式,反正就,哪儿哪儿都能开。

    如今整颗星球99.9999%的地域都被海水覆盖,海洋生物也没有密集到下海潜水也发生车(船)祸的程度。

    海洋里大部分区域,还是比较空旷的。随便开,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昆明鱼主要栖息在什么位置?浅海还是深海啊?”

    乌拉拉正右前方的投影上是一张复原图。是蓝星科学家根据出土化石复原的昆明鱼形象图。

    从图上看,这小东西长得还挺……正常?

    至少比奇异高脚杯虫、维京海盗头盔虫(?)什么的长得正常多了。

    它整体已经长得很像现代的鱼类。头是头,尾巴是尾巴,须尾俱全的。

    背上有一片长长的鱼鳍,从头部靠后的位置一直延伸向尾部。

    最大的特征是尖。嘴巴很尖,尾巴也很尖。中间的身体逐步加宽又逐步变窄。

    乌拉拉觉得,如果把鱼横着放平,那大概是一个扁扁的等腰三角形。

    (好的决定了,私下里就叫你等腰三角形鱼吧!)

    AI给他发出的资料还不止这些。大段大段有关我国如何发现该物种,为何这是XX世纪最伟大的古生物学成果之类的科普,乌拉拉都耐心看了。

    但却并没有找到“该去哪里找昆明鱼”的答案。

    只知道是海。

    但问题是……现在整个星球上哪儿哪儿都是海。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啊!

    “这一点,还无法确认。”AI说,“毕竟对于该物种的一切了解都源于化石。很难直接判断该物种在海洋中的具体栖息环境。”

    乌拉拉:“……”

    好家伙,这是要他满世界满大海地捞针啊。

    要知道,昆明鱼的体长,大约只有3厘米。

    3厘米!什么概念!

    半截手指都不到!

    要不是AI开着辅助扫描搜索系统,乌拉拉就算把眼珠子瞪出来也找到不熬这鱼啊!

    只能说,AI还算有那么一点良心。肯用扫描仪帮忙找……

    这有点类似于在单机游戏里做任务。

    体贴的游戏设计者会在任务目标上画个圈,顶个感叹号,告诉你“这就是任务目标,快来啊别错过啦!”

    而坑爹的游戏设计者啥都没有。你就找吧。大隐隐于市,你要么找,要么查攻略去吧。

    当然,不是说后者不好,这放在游戏里固然是增加了游戏性的。

    放在乌拉拉的现实远古求生里,可就真的太为难他了。

    所以AI为他提供了帮助。

    数据库里存有昆明鱼的各种资料。飞船在海洋中行驶时会自动扫描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生物。

    如果找到了疑似昆明鱼的目标,AI会提醒他的。

    乌拉拉在浅海区域绕了几圈,始终一无所获。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一无所获,他见到了不少三叶虫和奇虾。这二位在寒武纪算是主流优势物种了,乌拉拉以前没概念,现在天天见、满地见,终于意识到这两位哥们儿在寒武纪是多么的普遍。

    但是满地跑又有什么用呢?

    又不好吃!!!

    说起这个乌拉拉就一脸怨念。

    “哎,再往下去看一看吧。”乌拉拉百无聊赖地拨弄着驾驶操纵杆。

    在海洋中驾驶飞船的兴奋感,正在逐渐被枯燥无聊取代。

    乌拉拉操作着飞船,缓缓潜入更深的地方。

    ……然后就来到了海底。

    “咦,这里的海这么浅?”乌拉拉挠头。

    经过这些天的航行,他已经发现,海底并不是平的。

    海底其实也有丘陵山峦。比较高的地方会形成浅海,奇异高脚杯虫这种固着滤食生物就把自己的身体扎根于浅海泥滩里,安安静静滤食海水。

    而比较低的地方,最深可达几万米——那就是黑烟囱所在的位置,生命的远古起源。

    乌拉拉猜测,如果发生板块运动,那这些地势较高的地方就会高出海面,形成陆地。

    到时候他就可以向陆地进发,正儿八经地搞基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