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李斯之策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其实我当然知道为什么,秦王野心昭然,秦国上下对东方的图谋,早已不是隐秘。
“韩国地小国弱,灭之不过大秦锐士随手可为。李牧给了东方六国太多的妄想,是时候击碎这些妄想了。”
杀鸡儆猴……可怜的韩国就是那只鸡。
“而且,这也能给赵王偃提个醒。”他收敛了眼眸中的情绪,语气中反倒带着些许温和,好像真的是要给赵王好心提醒一样。
我故意用鞋子在石板上踢踏出声音,清脆的叩击声很有趣。
“韩国是你的母国,寡人会下令,入新郑后不犯郑府。”
其实犯了也没什么,那群人不曾对我抱有好意,送我入秦时倒是很积极。不过这样多少显得凉薄,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却莫名地注重声名。
“多谢王上,此事,韩非先生可知晓?”
他皱了皱眉,“他今日递了奏章,便是反对此事。认为应当先联合韩国攻打赵国,以免让赵国有机可乘。”
我抬眼看了看他,“王上不以为然?”
他沉吟片刻,“言之有物,然而韩非出身韩国,本也并非自愿入秦,存韩之策,或有他意。”
这就是怀疑韩非了,毕竟韩非入秦不久,又是韩国宗室,提出存韩的策略,谁都会怀疑他的用意。
“双儿,你与他同行日久,认为韩非此人可信与否?”
我对上那一双漆黑的长眸,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题目。
他摸摸我的头,将我的手抓在手心,暖融融的热意传递过来,比暖手宝还好用。
“不必多虑,只是……”他微微俯下身在我耳边道,“只是与夫君说悄悄话罢了。”
我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秦王长着寡情禁欲的长相,做起这些暧昧举动倒是无师自通。
“韩非先生有大才,也对韩国怀有情义。”我缓缓道,韩非是一个改革者,他想打压贵族,提拔平民出身的官吏,整肃吏治,这些策略放之七国都可使用,但最初却是为韩国而提的。他提存韩攻赵之策,别说是秦王,就是我,也难免怀疑他的用意,里面是否掺杂存韩的私心。
“先不论他的意图,存韩攻赵倒也并非无理,如今秦赵相持,再分兵去攻打韩国…”
刚听到这个决策,我也觉得不合理,但毕竟我出身韩国,为了避嫌也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制止。
“确实如此,韩非奏曰,秦若一岁仍未能灭韩,示弱于他国,他国或群起攻之。”他笑了笑,“诸国群起而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又有何惧。况且我大秦灭韩,哪里需要一岁之久?”
我们两人已经走到了主殿下,守在殿外的王贲疾步跑下来,行礼,“参见王上、王后。”
“廷尉李斯已到,正在偏殿等候。”
秦王微微颔首,“双儿,你看过他的上书,可还记得?”
我点点头,那可不,之前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上书劝谏,他的那封谏逐客书鞭辟入里、引经据典,再加上一手好字,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后来秦王接受他的建议,取消逐客令,还晋他为廷尉,忝列九卿之一。在秦国大约也算是名噪一时的新贵了。
我眼瞅着秦王拉着我要往殿内走,忙道,“王上,廷尉找你许有要事,我还是先……”
他抓着我的手没有松开的意思,“自然是有要事,一同听听无妨。”
李斯看年岁也有近四十了,身形瘦削,胡子梳得一丝不苟,廷尉的官服套在他身上显得有些宽大。进了门就恭恭敬敬地行礼。
“参见王上,王后。”
“李卿免礼。”
李斯直起身,双手将手上的章奏递给郎官,郎官接过来放到秦王案前。
“王上,韩非的章奏臣已通读,不以为然。”
秦王撇了一眼案上的章奏,缓缓道,“哦?李卿有何见解?”
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叫人看不出喜怒来。如果不是手上还玩着我的发尾,我都差点被唬住了。
我的头发很长,有几丝垂落在膝上,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玩具一般,修长的手指捏起发丝,在指上绕几圈,然后发丝滑落,再捏起发丝……乐此不疲,就像一个人肉卷发机。
“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然,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使齐,未知何如。以臣观之,则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赵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韩与荆有谋,诸侯应之,则秦必复见崤塞之患。”
我看着他滔滔不绝,心里给他刷了个666,幸好韩非是写的奏章,这要是当庭辩论,就他这哒哒哒的,韩非恐怕连插嘴的余地都没有。何况韩非还有个天生的劣势,口吃。
李斯的意思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