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十三:阶段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有了周枍堂的亲口承诺,这帮杀胚反而收敛了许多......因为名额是不够用的,能坐镇一城的人,能不清楚这一点?原来那是有不少城市并没有施行赤血令,要么是觉得过于残忍,要么是认为没必要施行赤血令,有军事管制就足够了。

    现在不同了,周枍堂都给名额了,那大家就有样学样,施行赤血令呗。

    施行的城市一多,那可不就得小心点了,况且他们也找不到把柄。

    原本不需要施行的城市,比如说明王城,明王城的天象武者还活着,明王也活得好好的,还有空每天造人呢,百姓们一看,那还想什么呢?投了呗,人家本来就不需要施行赤血令,都比那些施行了赤血令的城市居民还要恭顺。

    现在报纸上这事都传得满天飞了,明王城的居民不仅恭顺,还狡黠......刘时雨也只能说,小民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景唐时期那么艰难的政策他们都活下来了,中华律法虽严苛,但也泾渭分明,犯法就是犯法,没犯事就算有赤血令也不会随意打杀,军士们就算想下手都找不到理由,这就是这些小民的生存智慧。

    只要上面投降了,那小民们巴不得被统治呢,消息早就传开了,南部七州有不少他们的亲戚家人,就算没有,谁还没几个南边来的朋友,都没有,总能听村里人吹牛逼吧。

    五州怎么样,他们是不敢奢望,可南部七州怎么样,他们也会想当时我们若是南下......那现在是不是也能成为中华子民了?

    悔啊,悔不当初!可小民也就只能这样了,故土难离的根本原因是畏惧,屁的对土地爱得深沉,没到老得快死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情绪,所有远离家乡的游子想要落叶归根,还是因为故土上有难以割舍的美好回忆。

    对他们而言,家乡的一些都是已知的,十里八乡那些人,谁还不认识谁?

    一旦南下,去往别处,终归是畏惧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实在是没那勇气拖家带口的?万一路上暴毙了怎么办?那么多山贼,那么多江湖人士,一路重重盘剥,不是饿得没东西吃,或是闹点瘟疫什么的,不走就肯定会死,有几人真能下定决心离开家乡。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后悔......悔也悔了,现在有机会,那就得拼命抓住啊!

    景唐皇帝不吱声,北魏皇帝想来想去,也决定不吱声,当然他比景唐皇帝要有担当一点,那位毕竟是让位来的新皇,本身就留了一个烂摊子,不做声也是正常,躺平等死,等着命运最后的审判。

    北魏皇帝就不同了,他人是在的,也照常上朝,找大臣们商量事务,但他没说反抗中华的事,也不对自行反抗的子民发表意见,就是不吱声,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吧。

    不主动,不表态,不负责,一副渣男嘴脸,大臣们又不傻,于是君臣之间很有默契,对上书要求在道义上谴责中华的奏疏直接当没看见,对要求为人民提供武器装备支持的奏疏当不知道,对制造战略纵深,要求打游击战的奏疏留中不发,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当然了,对那些委婉地可以投降的奏疏,也是眼不见心不烦,有点默契行不行?

    以前你们要去秘境,我也没意见啊?现在去不了,那就老实点躺平等着呗!

    有骨气,你就别投,要气节,你就殉国,别在这唧唧歪歪行吗?

    他们之所以会反抗,真不是什么自由不自由,而是他们知道自己战败会失去现有的,几乎所有的一些,权利、地位、财富,所有的一些都没了,而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他们,又怎么能忍受平民的生活呢?

    想想看吧,吃饭的时候没有美人作陪,没有艺妓起舞,食物不再精致,没有人烧热水,没有人侍候穿衣,没准还要自己出去工作......这谁受得了?

    这可能都还好,没准还会去坐牢呢!听说中华坐牢都得劳动的,严重点还会被征发去劳役,据说典狱长手里还有死亡指标,弄死人都不犯法的,他们哪受得了这个罪啊!

    这就是他们愿意站起来反抗的原因,打不打得过,总得试试才知道吧?打不过就退入秘境!

    现在是退不进去了,那他们也没办法,拖家带口的逃亡?那不还是一样吗?就不说逃不逃得掉,还不是一样的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指不定还要比去五州坐牢更辛苦呢!那还逃什么?

    所以在得知进入秘境也没用之后,大伙也都老老实实地回来了,没几个人准备逃亡......真犯事了,逃亡就是全家被通缉,逃不掉不是直接灭族了,连种子都留不下。

    留下来躺平等死,以中华现在的律法来说,就算要死人也不会死太多,大部分人肯定是劳役就能搞定的,小部分人顶天了没收家产,人还在呢!

    人还在,就有希望,毕竟是贵族出身,好歹也是读书认字的,去弄个高中毕业证,以后没准还能当官呢,政审上再受影响,多少还是有点机会的,没准还能东山再起!

    人

    

    嘛,但凡有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