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行刑 第(3/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兴趣也不大。
他今日穿了一身白底绣黑色鹤纹的便服,头发用玉冠高束,手握茶杯慢慢饮茶时,只让人想起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温润如君子,谦谦如白云。
但朝堂中人谁也不敢小瞧了他,谁都知道他是一个表里不一的“笑面虎”。安阳也清楚,正因为清楚,她才觉得有个问题横贯在心间,抓心挠肝。
见到太子此时似乎心情不错,便边走边过去坐旁边的椅子上,小心翼翼的开口,“太子哥哥,我前些日子认识了一位在苏州任职的官员家的女儿,这苏州的小姐圈子就那么大,或许我可以帮你找到你想找的人。”
此话出口,太子握着茶杯的手一顿,漫不经心的撇了安阳一眼。
安阳见她没有因此发怒,便继续道,“听闻您要找的女人是当初在苏州救了你一面的恩人,太子哥哥的恩人就是安阳的恩人,安阳定会竭尽全力以报恩情。”
太子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开口回话。
“只是不知此人有何特征?找人时也不至于大海捞针……”
安阳一直好奇,面热心冷仿佛谁也入不了心的太子,为何偏偏会对一位苏州的小户女子念念不忘,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就算她作为太子的亲表妹,若非太子的生母与他父亲有哪样一层关系在,太子绝对不会让她靠近分毫。
那女子又凭什么?难道真的是救命之恩?以她对太子哥哥的了解,他并不会因为恩情而心慈手软。
记得多年之前,当时还不是太子的李锦,被嫉妒的皇子用石块砸到后脑勺,流了很多血,那位皇子的母妃身份很高,且当时皇上带着李锦的生母去了巡猎场未归,那皇子的母亲便下令让自个宫中的人,将当时年幼的李锦丢到了荒僻之处,欲让他血流而亡。
后来是一个路过的小太监发现了他,并没有认出他的身份,但还是用草药保住了李锦一条命。
那件事之后,小太监身份水涨船高,成为李锦身边的贴身太监。
李锦对他极为看重,吃穿用度都需要他经手。
但有句话说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或许当时小太监救李锦,是真的出于善心,不愿让一位幼童毙命于荒僻之处。
但后来他得知李锦身份,受到重用之后,就面临许许多多的诱惑。
下面人的奉承,主子的看重,以及后宫嫔妃们的拉拢……种种事情都足以让一个原本纯善之人,变成另一副模样。
那位太监最终没有 挺过嫔妃的威逼利诱,开始事无巨细地将李锦的动向告知给嫔妃。导致圣上当时让李锦在国师举行祭祀大典前抄写好的万字经文,被烧毁。
圣上信奉鬼神之道,此时若被他知道,他一定会觉得是李锦不得神明佛祖喜爱,因而厌弃他。
宣化帝并非不清楚有人故意陷害,但以他的思维,定然觉得你若是得神明护佑,自当逢凶化吉,既然没有逢凶化吉,那便是不受天喜……
后来此事虽得到解决,但李锦顺藤摸瓜找到了小太监身上。
但是众人都担心李锦会心慈手软,毕竟这位主在外人眼中是十分温润慈悲的形象。那曾想李静不仅让人打断了小太监的双腿,还让人挖了他的眼睛。
当日在宣德宫的广场上,那太监的痛哭不绝,只骇得人心底发寒。
往日主仆情深全成灰烬。
从此之后,谁也不敢小看李锦。
同样是救命之恩,太子年幼时尚能做到如此,安阳郡主可不相信一个随随便便的救命之恩就能让太子记挂这么久。
太子并未说话,安阳便道,“太子哥哥可是有何顾虑,不信安阳?太子哥哥的人安阳怎么敢动?”
窗外鞭子抽打声与人声鼎沸不绝,迟迟不见回答的安阳心中突生焦躁,额角汗珠滴落。她开始怀疑是否是自己过于放肆,而惹恼了太子。
这种情况只是想想都令她浑身开始颤抖。
“太子哥……”
“痣。”太子却慢悠悠的开了口,眼中似有回忆,掷地有声的道,“她的右耳侧,有两粒并排在一起的红痣。”
并排在一起的红痣?
安阳便立马道,“太子哥哥放心,我会好好问问我那个朋友,只是苏州地大,不一定能找到。”
太子又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茶,面容平和,仿佛没有半点脾气。
安阳却不敢再说,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
整一百鞭全部鞭打结束,林寻尸身之上已没有一块好肉,血淋淋一片。
他的冤屈无人知晓,他的罪行昭告天下。
现场甚至有其余地界,曾受过林太傅恩惠的百姓特意跋涉过来,只为了看林寻受刑。
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