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政大狱”加快了明治维新的开展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日本孝明天皇安政七年(1860)3月3日那天早上,天空中下起了大雪。www.zhhrzx.com对于位于北纬35度的江户城来说,春天下大雪是个不寻常的天气,但这并没有能够阻挡以铁腕著称、外号“赤鬼”的德川幕府家大老(掌握幕府实权的执政大臣)井伊直弼进入江户内城按照传统庆祝上巳节的道路。
上午9点,当护卫队簇拥着井伊直弼乘坐的“驾笼”来到江户内城的樱田门前时,一个人影仿佛是想要拦轿告状似地走了过来。井伊直弼的两个侍从连忙拦了上去,准备问个究竟。可就在这一刹那间,那个人影倏地拔出一柄武士刀砍在了猝不及防的侍从长的头上。与此同时,随着一声清脆的火枪声,十几个黑影同时从道路两旁向驾笼扑来。在砍倒了几名护卫之后,两个黑影冲到了驾笼前面,将井伊直弼拖了出来,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级。
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变,18个热血青年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幕府的老巢之中杀死了德川幕府中最有权势的重臣。这给了德川幕府以极大的打击,而给全日本的“志士”们带来了无穷的信心与勇气,鼓舞着他们走向8年后的明治元年……因此,樱田门事变在传统上一直被视为是明治维新的导火线,而在樱田门前倒下的青年志士们则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先驱。
不过,这只是传统上的说法,而更惊人的事实却隐藏在表象背后。
反对派为什么要杀井伊直弼呢?
因为井伊直弼发起了“安政大狱”,镇压迫害政敌100多人,其中吉田松荫等8人被处死刑,从而成为反对派痛恨的对象。
那么井伊直弼为什么要发起“安政大狱”呢?
因为孝明天皇向反对派们发下了反对幕府当局的“戊午密敕”,而这件事却被井伊直弼所发现,因此决定要大规模清算政敌,维护幕府权威。
那么孝明天皇为什么要发“戊午密敕”呢?
是因为天皇和反对派们不满井伊直弼为首的幕府当局签署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等多个对外开放的条约。这些条约承认贸易自由和通商开国,向西方列强打开了日本的国门,结束了日本长达200余年的锁国体制。而天皇和反对派们的要求则是要“攘夷”,保持锁国体制,将外国人统统“攘”出日本去。因此,天皇降下密敕,一是反对对外签约,二是要求改革幕府,加强天皇朝廷的权力。
历史真相是多么惊人啊!事实上,主张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是井伊直弼和幕府,反对维新、要求继续闭关锁国的反倒是那些反对派的“志士”们!在樱田门前确实倒下了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先驱,但这个先驱不是那些“志士”们,而恰恰相反,正是井伊直弼!
原来在倒幕运动前期,倒幕派反对幕府统治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倒幕派也被称为尊攘派。所谓“尊王”,就是要削夺幕府的权力,一开始还只是要求分享部分权力,即“公武合体”,公是指天皇朝廷,俗称公家,武是指德川幕府的武士政权,俗称武家。
“公武合体”是指从前没有权力的公家要与武家共享权力,后来则演变成要推翻整个幕府政权。而这样做的理由就是要“攘夷”,即反对幕府的开国政策,认为这一政策是幕府无能卖国的表现。
对倒幕派来说,“尊王”是目的,而“攘夷”则是理由——正是因为幕府“攘夷”无能,所以才要“尊王”倒幕。在倒幕运动风起云涌的那个年代,无数倒幕派浪人摇身一变成为“尊攘志士”,整天挎着武士刀在大街小巷游荡,看到有宣扬开国的“卖国贼”就大喊一声“天诛”,一刀砍将过去。刺杀井伊直弼的就是这样的一群“志士”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倒幕派逐渐意识到了“攘夷”思想的落后与不现实。特别是1863年的萨英战争和1864年的马关战争之后,倒幕派最强大的两个支柱萨摩藩和长州藩先后认识到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渐渐由“攘夷”转向“开国”。
虽然这意味着当初幕府的政策实际上是正确的,而整个倒幕运动也将因此而变得师出无名,但倒幕派却绝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继续高喊着打倒无能卖国的幕府当局的口号,一步步把幕府逼上了死路,只是同时暗暗降低了“攘夷”的调门而已。而到了幕府政权垮台,明治政府建立之后,新政府突然风头一转,搞起了开国维新,再也不提什么“攘夷”了。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禁要长叹:幕府真冤啊!明明是正确的“开国”政策,却硬被倒幕派说成是卖国,可倒幕派上台之后,竟自己也跑去“卖国”了。而已经倒台的幕府,却没有任何办法为自己正名,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慢慢被说成了是反动的封建势力的代表。
但是,这也只是历史的表象,更深一层的问题仍然隐藏在这后面。
同样是开国,为什么幕府开国就被人推翻,而明治开国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呢?同样是日本老百姓,为什么头一天还大喊着“攘夷”要打倒幕府卖国贼,第二天就跟着明治天皇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