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民权之本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丞相有何疑惑?”

    “如果听大多数人的,那权力的来源就不是朝廷了。”诸葛亮语气平静,眼神也很平静,他注视着李衡。

    “丞相,下官斗胆直言。”

    “你但说无妨。”

    “董仲舒错了!”

    “董仲舒错了?”

    “是的,他说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但假设,若天下无民,君纵使有神赐予权力,权力将实施给谁?”

    “天下岂会无民?”

    “天下有十三州之民,如今大汉有益、荆、扬、雍、并五州,天子有治五州民之权,而无治豫州、冀州、青州、徐州等各州之权。”李衡道,“权决定于民在否,否则无权治其民,在则有权治其民。”

    诸葛亮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

    这个理论其实通俗易懂。

    即刘禅有五州之权,而无天下之权。

    无天下之权,与他是不是皇帝无关,而在于民不在治下。

    也就是说,权力如果没有实施对象,等于无权。

    诸葛亮微微蹙眉道:“说下去。”

    “民不在则无权,为何?”李衡道,“因为权是双方共同的认可,朝廷认可,而豫州之民不认可,则无权。”

    这个理论也很好理解,就像益州百姓现在也不认可曹魏一样。

    甚至更通俗的说,上司命令下属去办事,下属不认可上司的命令,不去办。

    这个时候,上司的权力对下属没有发挥到作用。

    对于上司来说,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挑战。

    这种挑战就是否认!

    单方面的否认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权力就暂时消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