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 章 不敢轻易犯险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忙碌中来到了七月,又到了麦收时节,大家都磨刀霍霍,准备开镰了。www.boaoshuwu.com

    这段时间,罗逸和赵文谨早就回去了。

    老安王看样子是放下了肩上的担子,留在新庙村,和老先生、老大夫还有太上皇到处转悠。

    不是到砖窑和玻璃作坊去,和村民们一起烧砖烧玻璃,就是去大湖边游玩。

    或者去北面鱼塘钓鱼,钓了鱼回来,就让陆家婆媳做成各种美味的全鱼宴,大饱口福。

    一场小雨之后,天光晴好,大家纷纷上地收割。

    金黄色的麦穗沉甸甸的,农人们掩不住脸上的喜意,弯着腰,镰刀挥的飞快,“刷刷”的割麦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每家人都是分工合作,干的热火朝天。

    套种的庄稼就是好,作物的农时都错开了,不会一下子全成熟,让人顾不过来。

    地边都有路,每家都有牲口,运输也方便,虽然每家都有不少地,安排好了,也不是太紧张。

    好在天公作美,没有再下雨,陆家又有安王府的青卫帮忙,花了七八天时间,就把麦子颗粒归仓了,又赶着在麦田里插了红薯秧苗,就开始收稻子。

    稻田里的水早就放出去了,十几亩稻子连收带打也花了七八天左右。

    稻子收起来有些麻烦,尤其打稻谷。

    以前,都是要拿着稻谷使劲的往绊桶里摔打,又累人又麻烦。

    陆宝珠看到自家老爹和叔叔摔打一天稻谷,胳膊都酸痛的吃饭都困难。

    她就去空间里,在电脑上找到了那种老式的人力打稻机的设计图,是用脚踩的那种。

    李木匠带人加工赶制了出来,用着比用手摔打省工省力多了,这两年村里每家都做了一台,用着方便。

    这种新式的打谷机,老王爷征得陆老爷子的同意后,早已在西北推行开了。

    太上皇和老先生也体验了一把收庄稼的紧迫感,深觉农人的不易。

    连续十几天的抢收,村民们都晒黑了不说,也瘦了不少。

    大家都

    在烈日下争分夺秒的抢收,生怕老天一个不高兴,来上两场雨,那可就糟了。

    幸好在抢收期间,就下了两次小雨,是真的小雨。

    地面刚潮湿就停了,村民们都大呼,老天开眼啊!

    麦子和稻子收割完之后,就要交赋税了,朝廷免了灾民的两年赋税,让村民们狠狠地松了一口气,今年就该给朝廷交税了。

    这两年,有了新粮种和套种积肥的方法,百姓收获的粮食明显多了不少,百姓收的多,交的税就多,边关的军需解决了,给朝廷上交的赋税也多了。

    收赋税是每个镇子的里正负责的,县令会派衙役下来督促收粮,里正就带走人挨村挨户的收。

    大越的粮税是十取三,也就是百姓收100斤粮,就要上交30斤,收1万斤,就要上交3千斤,说到这儿就有人问了,官府咋知道百姓收了多少粮食呢?

    这就是里正该起的作用了,根据一个地方的水土,所收粮食的多少,取一个中间数,按这个中间数交粮。

    说起来大越的税并不高,一个国家要养军队,还要养朝臣,还有皇族的一应开销,国家邦交等等,都要靠百姓上交的赋税支持。

    前朝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先皇登基后减免了不少赋税。

    现在大越百姓只需种地交粮,经商交钱,各有标准,下面官员不得擅自增加赋税。

    否则一旦发现,必将严惩,轻则斩首示众,重则诛连三族。

    如此严苛的刑罚,有心人也不敢轻易犯险。

    所以大越的政治还算比较清明,只是前朝天灾人祸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人口锐减,种地的人少了,粮食产量又低,导致国力恢复缓慢。

    国家都穷,百姓更穷,粮食短缺,这也是老王爷处心积虑要在西北试种的目的。

    而太上皇不远千里,来到白马关的目的,不言而喻,也为这高产粮种而来。

    大越自开国以来,皇上为发展国力谈精竭虑,兢兢业业,几十

    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这次新粮种的发现,无疑于一道曙光,带给众多人莫大的希望。

    不单单是普通老百姓,还有上位者。

    *

    这天,周里正带着衙役来到新庙村收粮,先给老安王和老先生几位请了安,才对村长说了收税的标准。

    村长敲响了村头的铜钟,召集了村民,把上交赋税的事说了。

    “大家伙都听明白没有?是十取三,都回去把粮食装好拉到村口来,让里正大人验看。”

    “村长,这税要咋交啊?还有不少庄稼没收呢?”有村民问。

    “就是,这产量也不好估算,咱们可是种了好几种粮食的,这麦子,稻谷,玉米,土豆,红